文/林佩玲
四月的春陽明媚和暖,坐在往北投捷運車廂中,卻遙想起高中時代通勤的對號快列車。那是一個沒有捷運的年代,綿延無際的鐵道,承載著年少的青春。
新北投站到了,他快步地走出車站,朝著七星公園前進。熟悉的景物正矗立眼前,三加一組合的牛眼窗與他遙遙對望,「老友,好久不見!」重逢的興奮自心中吶喊而出。
上學、放學、出站、入站,年少的歲月在升學壓力下飛快而過,日復一日的出入於此,卻從未細細品讀驛站的歷史軌跡。
隨著捷運淡水線的興建,高中三年通勤的列車站終成了魂牽夢縈的美麗回憶;是以探訪老友的心情前來,憑弔逝去的青春,也重新拼湊記憶的藍圖。
墨黑色的銅板瓦屋頂、日式風格的木造榫接結構、屋頂的雕花氣窗與醒目的牛眼窗,新舊交陳的建材相互輝映,百年驛站以嶄新的姿態再現風華,在溫潤的春天裡與大眾分享一個屬於自己浴火重生的美麗故事。
他循著人潮魚貫地走入站內展場,藉著展出的景物重新梳理古蹟的百年歷史:
舊式硬體車票、拆遷後破損的殘骸與牛眼窗、最後一班列車的紀錄影片;浪跡他鄉三十載,重返故鄉的奮鬥旅程……歷歷在目的珍貴史料,完整地串聯出老友的前世與今生,也說明了人們對保留古蹟建物的渴望與決心。
懷舊復舊,像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浪潮,為日新月異的城市樣貌留下珍貴的歷史足跡。
夕陽餘暉在黑瓦與窗櫺間流轉;而他,正展讀一封來自百年驛站的深情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