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走讀】基隆的玩美基因

圖與文/顏艾琳 |2017.10.26
3829觀看次
字級
圖/顏艾琳
圖/顏艾琳
圖/顏艾琳
圖/顏艾琳
圖/顏艾琳

文/顏艾琳

這時,我們的港是靜了

高架起重機的長鼻指著天

恰似匹匹採食的巨象

而滿天欲墜的星斗如果實

撩起你心底輕愁的是海上徐徐的一級風

一個小小的潮正拍看我們港的千條護木

所有的船你將看不清她們的名字

而你又覺得所有的燈都熟習

每一盞都像一個往事,一次愛情

這時,我們的港真的已靜了。當風和燈

當輕愁和往事就像小小的潮的時候

你必愛靜靜地走過,就像我這樣靜靜地

走過,這有個美麗彎度的十四號碼頭

鄭愁予.〈夜歌〉

提起基隆,一般人會想到「雨都」,跟「北基隆南高雄」的港都意象;大陸人則會哼起〈鼓浪嶼之波〉裡的歌詞「……母親生我在台灣島,基隆港把我滋養……我渴望快快見到你,美麗的基隆港……」

到現在我還是不懂,當初這位寫歌詞的大陸仁兄,怎麼會知道基隆滋養人?是因為基隆廟口小吃遠播?還是揣想港口應該就是海鮮多又新鮮?

基隆舊名雞籠,乃因為九份那座遠看像個關雞的竹籠子而得名,是十八世紀許多傳教士來台,也是一九四九年國民軍踏上台灣本島的第一處。

它的多雨、連綿的山丘圍繞海港、豐富的漁獲、煤礦、貿易商港、豪華郵輪跟頂級私人遊艇停泊碼頭,其多元樣貌與港都的功能,在轉型海洋型態的休閒觀光之下,愈來愈留得住旅客,而不是遊完東北角、九份後一個大啖海鮮、吃廟口小吃的中繼站而已。

走訪基隆,不只看海、港口、北海岸而已。靠山、面向太平洋的東海區域,整個共畫分七個區,自然風景有山的幽靜壯美直接一脈入海,增加了壯闊與奇險;特產有海藻、小卷等海鮮類,更有山區的山蜜、楊梅、綠竹筍、桂竹、山藥等等。基隆、雞籠,根本是包山包海、看山看海、吃山吃海的山海觀光港都。

風雨霧裡的新舊藝景

春季來基隆,煙雨濛濛、空氣裡瀰漫著腥鹹的海水味,港口停泊的郵輪、軍艦、客輪等大小船舶忽隱忽現地現身霧裡。有時浪潮大,一出了火車站便聽到浪拍打碼頭的聲音,更不用說颱風來時,海洋的手指從海裡千千萬萬隻伸出來,陣風透過湧動的浪潮一聲聲吼叫,讓人站在海洋廣場前都心生畏懼。

基隆的歷史一如春天雨霧,在清朝開始暗潮洶湧了四百多年,寫不盡兩岸情仇、若即若離;雞籠的風景從山延伸到海邊,時時刻刻風景變化,誘發詩人畫家留下多少佳篇。

不談過去大清、西班牙跟荷蘭、明鄭、中法戰爭、美國、日治時期、國民政府來台……的紛紛擾擾與建設,扼守亞洲南來北往重要航運的基隆港,光是當代也很有得說。

比如:國民軍從大陸撤退來台、一九五五年浙江大陳島義胞大撤退、台灣航運經濟的重鎮、美國艦隊巡防駐點、兩岸客輪來台靠岸馬頭、國際郵輪停駐點……更有大詩人鄭愁予去美國之前,在基隆港務局做了十一年,跟新婚的余梅芳師母住在暖暖區的港務局員工宿舍、長子亦在基隆出生;寫出動人心弦的鄉土小說《金水嬸》的王拓、走復古風超級可愛無敵的藝術家可樂王、繪本界一哥王傑、台日混血的一青妙(台灣名:顏妙,出生於基隆,父親是台灣五大家族的基隆顏家長男)、基隆女兒鄭栗兒、基隆女婿鄭順聰、還有新生代冒出頭的插畫家sauce施宗豪……他們都以文字跟圖像記錄了基隆,也推廣了基隆印象。

從前清朝就有基隆八景,曰:鱟嶼凝煙、社寮曉日、海門澄清、杙峰聳翠、奎山聚雨、毬嶺匝雲、魴頂瀑布、仙洞聽濤,大多集中在基隆港及其周邊海線,而其他區域風景在經過改朝換代與開發下、實地走讀亦發現各自有各自的美。

其中瘂弦為暖暖寫了詩〈暖暖〉、梁靜茹也唱了一首〈暖暖〉,後者的影響力更大些,我跟海外朋友提起基隆時,很多人都會說「有暖暖的城市」;瑪陵的低度開發跟長期護溪,讓人驚豔她女巫一般的神祕與山谷幽靜之美、八斗子鐵道支線復駛、望幽谷至高點觀景、海科館連結潮境一帶的海洋資源、市中心歷史悠久的咖啡廳、精品店、食堂、碼頭附近的老建築群逐漸活化……好山好水的基隆,應該還可催生出更多的藝文創作者,為其增色遠播。

基隆離雙北又近又遠

基隆是台灣最北的城市,開發也早、古有「台灣頭」、「雨都」之稱,「北基隆南高雄」說明這兩個港都的城市性格雷同,就地理位置來看,南部被台北跟新北市團團包住,數十年來雙北與基隆的交通日益便捷,不獨以往的搭火車而已。從板橋三鐵共構站、三重國光號穿越松山跟內湖、台北市政府轉運站、圓山捷運站、淡水捷運站等,雙北的重大交通樞紐都有熱門路線、可以抵達基隆各區域,且車程從半小時到一小時;喜歡搭火車的人也可以樹林、板橋、萬華、台北、松山、南港、汐止、五堵、百福、七堵、八堵、暖暖、四腳亭、瑞芳、海科館、八斗子……以老派節奏的搖搖晃晃、穿越雙北的繁華過渡到山海農漁村景致,而至終點的基隆港都。

不論哪種交通方式,一到基隆,就能感覺跟所謂的「北北基」,非三胞胎的相似、而是隔代遺傳到東北的宜蘭跟南方的嘉南性格。從地理、人際網絡、飲食習慣、建築聚落的形成、宗教信仰、民俗節慶、居民性格……多來幾次基隆,會讓南部人感到親切、契合;至於雙北人可能會覺得,基隆?不是把雞關在籠子裡的地方?就靠海的鄉下、有廟口小吃、海鮮、郵輪的港口?也許就是因為近,老派味道的基隆反而讓雙北人遺漏了。

走讀基隆,到處都能嗅到歷史的氣味,看到海洋日夜翻騰著亙古又新的時代浪花、吃到四季的海鮮、各式美味小吃、喝到台灣最早的咖啡廳,聽到汽笛聲、濤聲、市集鼎沸的人聲。來基隆吧,這裡混雜著商場紳士、漂浪水手、時髦貴婦、碼頭工人、漁夫、外國貿易文化,一如太平洋交會了東西洋,一座特有基因的玩美之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