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鼎盛的蘭陽,矗立著傳承歷史記憶的宜蘭美術館,窗牆歲月,再現舊城風華,從金融機構到美學空間,嶄新的藝術風貌讓世人驚豔。清朝名將沈葆楨便曾讚譽:「淡蘭文風為全台之冠」,宜蘭美術館如今美麗身轉,以「純美術」為核心,連結舊城工藝能量,主題式的策展帶動地方美術風氣。繼攝影大師阮義忠在宜蘭露面後,紙上博物館系列繼續邀請重量級的黃光男接氣登場,領受其寫意傳神與筆情墨韻的風格。
藝術評論家陳朝平說,文人畫家都是讀書人,學畫必學書,而且兼習詩詞,並以書畫為修身養性的日常活動,黃光男即是其一。由是產生「書畫合體」的幅式,文學意境為內容,「寄情養性」為功能,以及閑情逸趣的筆墨遊戲等意境獨特的藝術風格。簡單的說,文人畫是圖畫、詩詞與書法並用的繪畫形式。畫中詩詞是以「書法」呈現的表現內容,包含題材內容與表現意義的補充。
水墨畫上「黑白」產生「虛實」的感覺,與老子的「有無」概念相對應。黃光男的文人畫大致有兩種相對的形式:一是注重形式秩序與教化內容的學士型,亦即講求寫真傳形與工巧筆墨的北宗畫風格;一是重視想像內容與感情表現的「士氣畫」;士氣即書卷氣,為文人畫形式品質形容詞。
【現場顯影】
增強風格的原創
前身為台灣銀行宜蘭分行的宜蘭美術館,位處舊城中心地帶,見證著宜蘭城市不同時代的歷史。本展藝術家黃光男(中)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與宜蘭文化局長李志勇(右),市長江聰淵(左)在展場合影。
黃光男說,水墨「黑白」產生「虛實」的感覺,與老子的「有無」概念相對應。有畫處為黑,為有為實;但如濃黑一片,不見物象或圖形,則為無為虛。空白處為無為虛;但如在黑色背景之上,則圖形明確,為有為實。
百吉圖冊(局部)
看見藝術家承襲中國象徵傳統的心意,以雞則取諧音稱之「吉」富有吉祥的寓意,搭配鮮紅色底圖展現喜氣洋洋、熱鬧歡樂氣氛。畫作內文:「農家和樂迎新光,竹影透杆桂飄香,呼朋引伴咯咯響,原是田村共吉祥。此畫祈寶島平安快樂,並願,雞鳴天天吉祥日,蓬萊昭昭太平年。」
平安富貴
以框景的方式引領觀眾進入藝術家創造的寄情框景世界。框景也意味著「窗眼」:讓視線放置在特定的微觀位置上,並自由出入畫境與畫意。畫作內文:「平安富貴得意多,莫忘庭訓在跟前;天道法則均須守,孝親敬老最為先。」
平安樹
取台灣嘉南的豐美果樹為題,題詩歌頌台灣寶島的自然富裕。就畫面構成進行分析,可見青翠綠色的濃密果樹強烈占滿了畫面,其間黃色紅色的果子隨意地點綴其中,是梨子或蘋果,莫計外象美自來。既似樹林密聚的園林與上端蜿蜒流動的天際線,相映成趣。
寶島香樟
借用圖像象徵的手法,書寫人文匯集的寶島景象;款識內文「寶島香樟早聞名,南洋杉裡映人情,神榕柏年庇鄉里,雞鳴五德是天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者,乃歷史文明與智慧之彰顯,旨在集思廣義匯融人文以教大眾之聖言也,以連作神榕、香樟、高杉為題,描寫自然之性,鳥雀之情並雞冠花為景,祈求年年天眼照前,五德共鳴則處處吉祥矣。」
人文匯集
記錄著生民百態能量
三星普照
傳統國畫的「筆墨」就是黑色線條的粗細、曲直與墨色濃淡乾濕。結合文化的寓意,再加上台灣在地的符碼,如金桔、三星蔥、紅柿、洋蔥、玉米等大家熟悉的菜蔬圖像,呈現大眾生活的溫暖人文情懷。
喜村圖
詩文中道出對於鄉野濃郁的情感、對於百姓平安的祝福、對於國家昌榮的期許。面對高度的資本物化現象,藝術家總是勇於面對現代生活的制約,回歸歷史與文化的豐厚與深度。
菜蔬滿眼平安樂
鄉土自然景觀與農產為內容的象徵表現,紀錄了藝術家對於寶島台灣生民百態的活力能量。取材範圍廣闊,技法運用單純,作品內涵也明確,用熱情有溫度的心胸來擁抱社會的多面向。
昌明
承襲中國象徵傳統的心意,填滿長空萬里的壯志雄心,摒除了詩書畫的再現敘事,確認抽象表現的畫面創新。題材挑選常民生活引起共鳴的事物為題,捕捉細膩情感讓觀眾更能感受畫意流露的真情。畫面中的色彩妝點,綴飾出層次變化豐富的大片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