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筆薈—台北書院師生書法聯展」昨開幕,展出李蕭錕師生作品。圖/周幸珍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成立了六年的台北書院書法班,今年展現學生的成績,昨天起至二十九日,在中山堂舉辦二○一七「中山筆薈—台北書院師生書法聯展」,共展出書法老師李蕭錕所指導學生三十三人的書法作品。李蕭錕表示,書法是中華文化核心中的核心,深入其境,可了解中華文化全貌。
李蕭錕表示,書法的字和一個人的長相是一樣的,可以由書法字了解一個人的現在、過去和未來,培養出一個人的氣質。很多人問李蕭錕「沒拿過毛筆可以學書法嗎?」他的說法是「書法可以拿來修行,是人人可學,因為人人有佛性,創造生命必有理由,融通這一道理,學書法只要開竅即可,但重點是找到好老師。」
中國三大行書都是手抄稿是真性情書寫,字體如行雲流水無罣礙,「書法臨摹」則是親身體驗古人的心情,李蕭錕表示,如同臨摹書法家王羲之〈蘭亭宴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是晉代書法成就的代表,「自己好像和古人平起平坐對話」,深刻體會書寫的心情和情境,那種滲透人心的能量,可說是種文化洗禮。
李蕭錕也舉例說明,由書法字體了解一個人的經驗,他曾有位學生的書法體令他驚艷,直說「你是不是喜歡聽古典音樂」讓全班驚奇,因這位學生宿舍走廊上都排滿他的黑膠唱片,李蕭錕說:「古典樂都喜拉長音,因而他耳濡目染,寫出來的字線條也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