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音齋 無蛋無油沙拉餐 緩和溽暑清心涼

文/史蒂芬 |2017.09.02
1556觀看次
字級
【無蛋無油沙拉棒】圖/史蒂芬

蘭音齋 無蛋無油沙拉餐 緩和溽暑清心涼

文/史蒂芬

夏日,許多人開始對冰涼的食品,產生莫大的興趣。尤其一些平素蔬菜吃得少的上班族,因為天熱沒胃口,故而常拿一盒蔬果沙拉淋上醬汁,如此便充作午餐者不在少數。

然而,除了這種吃法外,在星、馬一帶也有獨特的蔬果沙拉,那就是囉惹(Rojak)。他們把豆薯、蘋果、芭樂、黃瓜、油條、油豆腐乾等多種食材,用蝦膏醬、檸檬汁、花生碎等涼拌,當成開胃食品。至於泰國的青木瓜沙拉,現搗現賣的新鮮香味,許多遊客肯定嘗過。

而沙拉醬汁,除了雞蛋、醋之外,油脂的添加不可或缺,自然也會讓熱量大幅增加。所以,有人便使用優酪乳、果醬、香料取代傳統沙拉,調配出繽紛的醬料,口味也算不錯。但這種取代方式,若又遇到無法攝取奶類的人,便只能選購機製產品一途了。

其實,在此並非特別針對油脂做批判,因為油脂對身體健康的維持,也很重要。只是一般生活中,我們經由煎、煮、炒、炸所獲得的油脂已經夠多,水果之所以被利用入膳,須使胃口產生清雅舒暢的感覺,才算到位。難怪中國飲饌史上,在宋朝跟清朝,便曾出現以鮮果菜式入齋席的記錄了。

邇來不油不膩的日本飲食,在台灣極受歡迎,一些具懷石風貌,或供應日式蔬食的店家,生意也都不錯,使大家競相嘗鮮。但嚴格來說,懷石料理並非只講究眼目的享受,重點在於能把季節蔬果的特色充分發揮,才算物盡其用。否則即使做出一道漂亮齋菜,耗損的原料卻更多,豈不是本末倒置嗎?

如佛光山的滴水坊,之所以取名為「滴水坊」,其典故來自日本的滴水和尚,他有次端水給他的師父洗腳,沒有珍惜水資源,將多餘的水隨地倒掉,遂遭師父的訓斥:「一滴水可以解渴、一滴水可以給植物帶來生機、一滴水能滋潤大地……」為了警惕自己的浪費行為,故自取名為「滴水和尚」。滴水坊的精神,正是要推動這種惜福的報恩思想,希望藉由滴水坊拋磚引玉,帶動社會良善的風氣。(註)

因此這回,我們也不妨翻翻冰箱,也許是幾顆乾癟的馬鈴薯,一小塊薑、剩下不多的豆奶,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經由適當的烹調,也能成為素食者理想的沙拉醬喔!

註:內文摘錄自覺具法師著《和大師一起吃飯》香海文化出版。

【無蛋無油沙拉棒】

材料:

馬鈴薯200g、無糖豆漿160ml、薑泥取汁1小匙、自己喜好之水果、生菜、堅果各適量、鹽、胡椒適量

作法:

❶將馬鈴薯去皮切半,以電鍋蒸熟備用。

❷把放涼的馬鈴薯、薑汁、豆奶放在調理機打勻,再放入鹽跟胡椒調出自己喜歡的味道。如果愛吃濃厚口味的,則可使用少許芝麻醬、芥子醬調味。

❸把鮮果處理好成串、切好蔬菜棒(如黃瓜),生菜、甜椒瀝乾水分,擺放在有沙拉醬的容器,撒上堅果即可。

小叮嚀:

❶罐裝胡椒粉常調配有澱粉、辣椒粉等物,以節省成本,開罐後久置,香氣會逐漸遞減。若能購買白胡椒粒,於烹調前小火炒香再打碎,其滋味將會瞬間提升,僅須很小用量,便有意外的好味道。

❷因為白胡椒雖具有溫中散寒、醒脾開胃之效,但並非所有體質都適合長期食用,如李時珍曾於本草綱目提及:「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時珍自少食之,歲歲病目,而不疑及也。後漸知其弊,遂痛絕之,病目亦止。」由此可知,調味料的過與不及,對身體都很要緊。對於掌廚的人來說,更是一生學也學不完的知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