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首位復康巴士女司機曾麗玲(右)細心、溫暖的特質,獲得不少身障者及家屬好評。圖/林家琛
曾麗玲。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本報新竹訊】新竹市首位復康巴士女司機曾麗玲八年來已提供超過二萬趟次服務,里程數逾十六萬公里,細心、溫暖的特質,把載送的乘客當作家人,用愛心與細心服務他們,獲得不少身障者及家屬好評。她說:「雖然只是從住家到醫院的短程接駁,也要讓乘客感到溫暖舒適。」
曾麗玲現年五十一歲,育有二子一女,家中經濟並不寬裕,原是幼兒園娃娃車司機,因收入有限兼差打工外,蠟燭兩頭燒,也需照顧生病的公公,時常陪伴他到醫院洗腎,陪同就醫照顧的辛苦她最明白,也最能體諒,因緣際會之下,自九十九年開始擔任復康巴士司機,幾年的經驗累積與體悟,看到許多日常生活的不方便與辛酸,也讓她學會知足常樂、珍惜感恩。
天性熱情、充滿活力的曾麗玲,每次載送過程都會與乘客互動,有時關心病人狀況、有時和家屬閒話家常,也不吝分享她所知道的醫療知識,甚至和家屬結交成為朋友,私下還會到宅探望。
曾麗玲分享,最令她印象深刻的乘客,是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兒子在三十歲時因車禍成為植物人,高齡母親不放棄地每日安排各種醫療,在不同的醫療院所來回奔波,她感動地說:「同為母親,能感受她對子女的愛與永不放棄,除了傾聽,也常給予加油打氣。」
專業接送 散播溫暖
「這份快樂和成就是金錢買不到。」曾麗玲說,每次看見身障朋友安全抵達目的地後,給予她真誠的點頭和笑容,就感到無比開心,她說:「復康巴士不只是專業接送,更要讓搭乘者感受到溫暖」。
八年駕駛經歷,每次載送乘客前,曾麗玲的腦中都會交織出最佳路線,能迅速安全地將乘客接送到目的地、雨天或上班尖峰時間則會避開最容易塞車的路段,且能記得服務過的身心障礙者住在哪個街頭巷弄,堪稱「復康巴士GPS」。
曾麗玲表示,當了復康巴士司機後,才知道身障朋友或是需要復康巴士服務的人數很多,但仍有許多人還不知道這項服務,呼籲需要申請復康巴士的民眾,可詢問新竹市政府社會處或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新竹市有將近一萬六千名身心障礙者,肢體障礙者高達五千餘人,市府今年除新增復康巴士預約次數,每通電話每人每周可以預定六趟次,一般市民因意外事故或疾病導致行動不便,也能申請復康巴士。
復康巴士Q&A
●什麼是復康巴士?
答:藉由加裝升降輔具的無障礙巴士,直接到宅接送,紓解身心障礙者在「就醫」、「就養」與「就業」上的基本交通需求;進而消弭地理環境限制,打造身心障礙者行無礙之交通服務。
●搭乘資格與計費方式?
答:使用者主要為設籍當地縣(市)領有證明的身心障礙者,或年逾65歲失能者,其收費則是依各縣(市)規定,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有所不同,依各縣(市)補助給予一定折扣或全免費用,多半需事先電話預約及確認,大多提供點對點之接送。
●營運方式?
答:除了政府補助者,如新竹等委託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經營,也有業者以營利方式運作,如無障礙計程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