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杜鵑啼處(中)

圖與文/陳牧雨 |2017.07.25
2820觀看次
字級
杜鵑鳥的傳說雖是淒美的,然而杜鵑鳥的實際生態,可就不是如此。杜鵑其實是一種惡名昭彰的鳥類。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杜鵑鳥的傳說雖是淒美的,然而杜鵑鳥的實際生態,可就不是如此。杜鵑其實是一種惡名昭彰的鳥類。

根據研究,杜鵑鳥的種類很多,但有一種寄生的杜鵑,身上的斑紋色澤與猛禽類的雀鷹非常相似,當牠飛進森林裡,許多鳥類都紛紛逃離。於是杜鵑鳥就利用這個時機,將蛋下在鶯、鶇等鳥類的巢,因為這些鳥類的蛋顏色斑點比較像杜鵑鳥的蛋。

而且,杜鵑的雛鳥會比宿主的雛鳥早孵化出來。而且雛鳥一孵出,眼睛都還沒張開,就會本能的用屁股把巢中宿主的鳥蛋一一推出巢外,獨自享用宿主對他的養育。可說是天生的壞胚子。

古人有「鳩占鵲巢」的說法,想是古人把「杜鵑鳥」誤為「鳩」了吧?讓鳩無端背負了千古的罵名。

杜鵑花的名稱雖源自花上被認為是杜鵑泣血留下的斑點,然而,花瓣上有斑點的花其實也很多。就植物學的觀點,花上的斑點通常是為了引導蜜蜂或蝴蝶採蜜的指引記號,然而為何獨此花以「杜鵑」為名?可能是杜鵑花盛開的時節,也是杜鵑鳥啼叫的季節吧!

杜鵑花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如:映山紅、滿山紅、山躑躅、紅躑躅、山石榴等等。

台灣過去傳統上,稱杜鵑花稱為滿山紅,這名字也真寫實,杜鵑花開的時候,真的是滿山遍野紅遍。

宋代趙師俠有詞《醉桃源/阮郎歸》: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水流紅紫各西東,綠肥春已空。閒戲蝶,懶遊蜂,破除花影重。問春何事不從容,憂愁風雨中。」

同是宋代的詩人梅堯臣,在〈依韻和寒食偶書〉一詩中亦有「繫驄烏臼樹,燒眼杜鵑花」的句子;花可燒眼,可見其紅豔的程度了。

可是事實上,杜鵑花的品種與顏色非常繁多。單單紅色的杜鵑花就有粉紅、深紅、桃紅等等不同的差異,其餘還有有紫、藍、綠、黃、白等;而且,花色還有單色、複色、飛白、鑲邊、點紅、亮斑、噴沙、灑錦等等的不同。花瓣也有複瓣、單瓣、狹長、圓潤、平直、後翻、波浪、飛舞、皺邊、卷邊等等差異。可真是萬紫千紅繽紛得難以計數。

杜鵑花的型態也差距很大,從高達二十公尺以上的高大喬木到高僅十公分的小灌木都有。

然而,既歸類為杜鵑花,其中最大的相同點是,一個花瓣上會有紅色的小斑點,所以才古人才有「杜鵑啼處血成花」,以及「杜鵑啼血滴花紅」的說法。

不過唯獨白色的杜鵑花,是綠色的花斑。

血有綠色的嗎?有的,稱之為「碧血」!

根據語本《莊子.外物》的記載:「萇宏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由於萇宏是周朝的忠臣,因此,後世就以「碧血」來比喻為正義所流的血。比如,近代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精神,就被稱為「碧血黃花」。如此說來,鵑啼碧血,可比鮮紅的血珍貴多了!

這些都是傳說。不過,因為杜鵑花與杜鵑鳥扯上了關係!使得杜鵑花添上了淒迷的色彩。也惹得歷代詩人,留下許許多多詠頌杜鵑花的名作。

當然,這些詩也大都以杜鵑花與杜鵑鳥的關係做文章。不過也有許多例外。

如宋趙若槸〈石鼓鋪〉詩:「山前山後杜鵑花,莊上黃鸝識謝家。欲問青簾溪上酒,行逢白髮道邊茶。」以花寫春和景一派祥和的景象,一點也沒有沾染一絲絲杜鵑的悲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