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院經委會昨日審查《礦業法》修正案,各方爭點浮現,經濟部力守礦權展限(展延)是「舊權利的延伸」,但部份立委與環團認為應該是「新權利的賦與」。礦務局主祕徐銘宏坦言,若修法成為「新權利的賦與」,會讓所有的法律論述無法執行。
除了親民黨團及立委提案版本外,經濟部也希望將日前公布的修正草案以修正動議方式納入討論。不過多數立委認為經濟部版本太過偏頗業者,也無法落實「原住民族諮商同意權」。關於修法議程安排,林鶴明說,總統府尊重國會的討論,相關部會也正積極就相關制度規畫進行評估與意見徵集。
經濟部指出,台灣水泥業年產值約二百七十億元,為花蓮、宜蘭地區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若以進口水泥替代國產水泥,恐影響水泥業(含上游開採)產值約三百九十三億元,減少國內總所得一百二十二億元。
經濟部表示,日前公布的修正草案將溯及既往,未有環評的礦場需要全數補足,包含備受爭議的亞泥公司。但因修正草案尚未送入立法院,希望能以修正動議方式,在法案審查時併入經濟部版本。
立委高潞以用認為,經濟部草案中關於原住民族諮商同意權的規定,無助於解決目前的爭議,更與蔡英文總統日前在總統府原轉會宣示完整保障原住民族諮商同意權的政策相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