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經常有一些家有幼兒的家長,問我該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既可以快樂成長,又得以發揮天賦潛能?
我身為五個孩子的母親,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因此對於幼兒的教育格外重視,經常跟家長分享我的實際經驗與心得。
每個孩子天生就有無限的好奇心,任何新鮮有趣的事物都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所以透過各種好玩的遊戲來學習,是最符合孩子的天性,也是學習效果最好的方式。讓孩子在開心玩樂的過程中,自然學會我們期待他們能夠擁有的能力,這樣不是很好嗎?
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日常生活已經很難避免接觸各種3C產品。每當我外出用餐時,經常會看到一些父母將3C產品當作防止孩子哭鬧的「法寶」,只要一拿出手機、平板,播放一些影片或是開啟遊戲,孩子就會立刻安靜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的畫面。雖然讓孩子不再吵鬧的目的達到了,但是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過度依賴這些「3C保母」,孩子很容易沉溺其中,不僅傷害眼睛,也讓孩子少了很多接受各方面刺激與成長的機會,因此家長在將3C產品放到孩子面前時,真的要三思。
與其讓孩子沉溺於3C產品,我認為還是應該要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接受一點外在的刺激,而從「玩中學」就是最符合孩子天性的方式。
一般來說,一歲半到四歲左右是幼兒建立口語能力的黃金時期,而幼兒是從大量的聽和模仿來學習語言的,所以在這個時期,家長應該要透過不斷地input,像是多和孩子說話、唱童謠給孩子聽,或是運用國字卡、詞句卡等專業的幼兒教具,不斷地跟孩子進行互動,給予他們聽覺與視覺方面的刺激。
在幼兒階段,家長不用拘泥於孩子能不能聽得懂,也不要因為無法立即看到效果而放棄,只要能堅持不斷地input,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累積各種詞彙,日積月累之下,一定能夠展現出很棒的成果。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家長真的要好好珍惜!用心與孩子進行互動,透過不斷地input,讓孩子在無形中累積各種能力,不但能幫助孩子快樂學習與成長,發揮他們與生俱來的潛能與天賦,更能夠建立親密融洽的親子關係,這樣不是很好嗎?
心情小語:透過各種好玩的遊戲來學習,是最符合孩子的天性,也是學習效果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