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並不排斥感情,但主張以慈悲來運作感情,以理智來淨化感情,以禮法來規範感情,以般若來化導感情。佛教鼓勵夫妻之間要相親相愛,親子之間要互敬互諒,朋友之間要相互惜緣,進而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亦即將一己的私愛,昇華為對一切眾生的慈悲。
●今日人間佛教的居家之道,應該用智慧來處理人倫之間的感情,用佛法來淨化、美化、佛化家庭生活。對於老中青幼等分子,彼此之間要互相愛敬、慈孝、教育、規勸,因為家人之間是一種連鎖關係,父母子女等眷屬就像鎖鏈一樣的環環相扣,不可分割。人人盡其在我,相敬相愛,個個身心健全,融洽和諧,家庭才有歡笑,家庭倫理也必然和樂美滿。
●一個家庭如果夫妻雙方個性不合,無法一起生活,甚至演變成為家庭暴力,到底可不可以離婚?站在人間佛教的立場來看,當然希望大家能組織幸福美滿的家庭。基本上佛教並不贊成離婚,但是如果到了水火難容的地步,也要好聚好散,畢竟人和人之間,適性者同居。如果人心、人情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還是讓它水歸水,火歸火,勉強在一起,不如彼此好聚好散。
●如何才能化解家庭暴力?正本清源之道,就是家庭裡的每一個分子,對家人的愛要永恆、寬容、體諒、昇華,要互相尊重與包容,共同維護家庭的和諧與美好。
●夫妻相處,最重要的是「溝通」,有溝通才能讓對方了解彼此的感受,說出問題點,彼此才能有改進成長的機會。所謂「微小轉廣大」,一件小事情悶在心裡,悶久了,彼此不說話、不關心,最後形成冷戰,隔閡就會愈來愈深,終究變成不可挽回的憾事。
──節錄自《人間佛教語錄》中冊,〈倫理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