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林聰明 南華大學校長
一年一度的國際工程及科技教育聯盟會議,今年六月下旬由美國認證機構ABET所主辦,活動地點設於靠近北極圈的阿拉斯加,來自世界約四十個國家的工程及科技教育領導機構的負責人,總計約兩百五十人參加。它是一個非政府組織、非營利團體的國際聯盟,會中旨在討論工程及科技教育專業的能力提升,以及國際相互承認的機制及評審認可事宜。
筆者由於身兼我國中華工程教育學會的理事長,率團參加,並推介我國工程及科技教育成就有關事宜。發現各國對於台灣的工程及科技教育的成就深感佩服,值得慶幸,同時也對認可組織IEET各項評審之嚴謹與公信力表示肯定。會議期間發現很多開發中國家都非常積極希望能夠申請參與認證,希望他們的學系能夠擁有被國際認可的期待。去年中國大陸、印度均被華盛頓公約審查通過,今年華盛頓公約亦經嚴格評審通過巴基斯坦的申請為正式會員案。由於申請為正式會員必須經由全體會員的百分之一百通過,相當不容易,各國無不謹慎面對。
我國工程及科技教育的認證,於二○○四年開始,由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啟動,並於二○○七年經由華盛頓公約正式評審通過工程教育認證,之後,又有不同專長如技術教育的雪梨公約的通過、資訊教育的首爾公約通過。世界各國的一流大學系所如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史丹佛大學、英國的牛津、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澳洲的墨爾本大學等,為了維護他們的畢業生及校友權益,以及為向世界展現他們的教育品質,都持續自主的參與他們國家與系所教育品質認證;在美國要取得專業工程師(Professional Engineer)的資格,第一項基本資格要求就是當事人必須畢業於有參與認證通過學系的人。經過國際認證,所有畢業生等同享有各國有關畢業生的相同資格待遇。早期有一些國家因為政治關係不承認我國學歷,但由於在國際公約組織如華盛頓公約的大傘蓋下,必須認同承認評審,也因此認定我國教育把關的嚴謹而予以相互認可學歷,可見參與國際認可組織的重要性。我國中華工程教育學會是獲教育部認可,以及國際組織評審通過的認證機構,只要經過IEET評審通過即可與國際認證接軌。
未來學生畢業後在國際移動如求職或考照,對方要確認的是,你或妳主修的學系有沒有參與認證國際認可?譬如一位馬來西亞的留台學生,畢業返國後若要登記為當地之專業工程師,當地的主管機關不是問這位同學畢業於何校,而是畢業的系所有沒有通過認證?也因此,在國際移動頻繁的現在,參與國際認證也是為維護畢業校友權益,拓展國際交流,提高國際能見度的關鍵。
目前我國教育主管機關取消了系所專業評鑑,希望系所教育品質由各校自行把關,自己利用各種可行機制予以管控,的確獲得了一些人的支持,但也引起了大部分人的隱憂,甚至有些國家也在考量是否繼續認可台灣的學歷問題。國際化,已是台灣面臨少子化及各項問題的必要趨勢,建議多鼓勵各校各系所多參與國際認證,否則在各國相繼努力推動下,台灣稍一輕忽就不小心有可能被遠拋在開發中國家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