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工智慧與人性

 |2017.07.10
3347觀看次
字級

二十一世紀是人工智慧時代,電腦思考運算能力已超越人類。世界圍棋冠亞軍不到一年雙雙被電腦打敗。

蘋果公司執行總裁庫克在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典禮演講時表示:「我並不擔心人工智慧可以讓電腦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擔心的是人類會像電腦一樣思考,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或同情心,不考慮事情的後果。」

庫克的意思是指人工智慧和人類最大區別,在於人工智慧尚未發展出一套有價值判斷選擇的道德觀;認為人類有自由意識選擇,是優於人工智慧之處。

人工智慧運算愈來愈快速,大數據判讀逐漸取代人類的不確定性,市場機制,政治投票、民意動向都是透過網路大數據幫人類做選擇。傳統哲學因果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已轉換為統計大數據,給我數據其餘免談,請用數字說話,量變已成質變。

這是人工智慧和虛擬網路快速發展下對人類所產生負面效應,人類寧願對著電腦數據,也不願意跟和自己面對面的人互動溝通。人們在意的是臉書發文中按讚人數和影片上傳到網路的瀏覽量,至於其文字內容和影片內涵都已不重要,有人看就足夠了。

庫克感嘆的說:「科技的負面效應,對我們所有人都構成威脅,奪去了我們的價值以及我們對家庭、鄰居和社會的承諾,奪去了我們的愛美之心,奪去了我們對所有信仰都存在相互聯繫的篤信,奪去了我們的尊嚴和友善。」

網路上的酸民文化,無法以同理心去看待他人,也無法去欣賞別人的好,負面批判永遠比正面思考來得多,一些匿名網站更是以負面行銷來設立,人的尊嚴在受到網路霸凌時就消失無存。

人工智慧發展也滲透到各行各業,餐廳服務員不見了,食客只能對著螢幕點餐,甚者,路邊販賣機也逐漸取代餐廳和超商,各式各樣食品只要一按鈕就現煮熱騰騰出現在販賣機取貨洞中。人也無須去逛超商和便利商店,一樣透過電腦就把自己要的新鮮食材送到家裡。

科技發展原本在於服務人類,但現在的發展卻變為取代人類,消弭人性,機器人工廠不再會有勞資糾紛,虛擬大學也不會出現師生問題,雲端情人更不會有面對面的糾葛。在此科技發展下,人還留下什麼?

科技原本是來解決人類問題,如今卻為人帶來更多問題,人力被機器取代逐漸從製造業擴大到服務業,當有一天人類真的無工作可做時,就是宣告AI機器人時代來臨之際。這樣的發展是可預見的。人類也知道繼續強化人工智慧科技會有此轉化,可是為了商業利益反而踏著人性加速前進,當科技最後一根稻草壓倒人性時,人類想要翻轉也無能為力。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但那是假設科技無法取代人性,以人為主體的說詞。如今人工智慧逐一取代人類的時候,我們如何確保人還是人呢?

如何因應?唯一方法還是得讓人工智慧發展多一些人性設計,允許犯錯思考模式,不要只在零、一之間選擇;同時多一些人類尊嚴和同理心的設計於人工智慧運用上,讓人工智慧在科技之中還是人的感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