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白色巨塔與白色恐怖

 |2017.07.09
1791觀看次
字級

林口長庚醫院日前發生急診部大批醫師集體請辭風暴,震驚社會。目前風波已落幕。

這起風波,起於醫療部門的決策委員會以「績效指標」檢討急診部門;認為留置病人太多、時間太長,影響營運。

如果舊病人無法移出急診部,就無法收入新急診病患。而急診部門醫師指出,急診病人不像慢性病人,回診時間可以排程。急診病人說來就來,而且是重大傷病才會掛急診,對於急診病人不能說要趕人就趕。

但長庚決策委員會一再要求林口長庚急診部門縮短留置病人時間,強行規畫減少留置空間,等於是剝奪了醫師看診救人的功能。

長庚決策委員會並指控急診部門主管,支領薪水名不符實,將創建長庚急診的資深醫師「革職」,被牽連的人竟還包括已經轉到高雄長庚工作的高級主管,因其曾在林口長庚急診部任職過。這種急功好利作法讓急診部醫師心寒,終於爆發集體請辭的風暴。

其實這不僅是長庚醫院的風暴,這不僅是長庚醫院成立四十多年來最大風暴,也是醫界深值檢討的大問題。

此一事件的發生,最後以決策委員會主委去職,長庚董事會並撤銷之前對六名高級主管的處分落幕。而這起事件卻讓人看到白色巨塔的白色恐怖與黑暗陰影。

長庚集團的聲譽,是最大的受害者,醫療主管機關衛福部也難逃其責。

表面上,發動「整頓」急診的罪魁禍首下台,被處份者清白得雪。但是,在過程中,長庚一切以績效為管理最高指導原則的作法,再度被社會注意並檢視。

醫院不是生產線,不能凡事以績效、賺錢為唯一的一把尺。

治病救人,醫療專業、醫德倫理才是醫院的核心價值。更何況,長庚醫院已經是國內最會賺錢的醫療單位,在各項醫療評鑑中,連續保持利潤排行榜第一名。

當利潤如此之高的一個集團,仍然容不下單一部門的稍有虧損,而且整頓手段如此粗糙,這樣的經營心態與作風,給社會如此惡劣的觀感。

醫院的經營是整體的,各部門盈虧是互補的,豈可要每一部門都賺錢。

不只林口長庚的急診部門虧損,國內大型醫院的急診部門都面對賠錢的壓力,因健保給付偏低,未落實分級轉診,以致民眾都喜歡往大醫院的急診部門擠,這也是這次林口長庚事件的遠因。

多年來,醫界一再呼籲改革急診給付,但權責單位始終沒有正視,林口長病事件是一個活生生的負面案例。

這次風暴中,醫師是受害者,醫院是自食其果的始作俑者,健保制度則成了「幫兇」,若能震醒主管單位,改正急診部門亂象,未嘗不是因禍得福。

否則,就只會落得醫師、醫院、健保和病患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