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再造中研院的尊榮

 |2017.07.06
1347觀看次
字級

社論 捲入圖利浩鼎生技案的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日前被監察院以九票對零票無異議通過彈劾案,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成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位遭到彈劾的中研院長。不僅毀了個人聲譽,也重創中研院的形象。對學術重鎮聲望的中研院,不啻是沉重的打擊,正是深刻檢討的時機,如何重新擦亮中研院的招牌,應是當前急務。

翁啟惠涉及圖利浩鼎案經地檢署依《貪汙治罪條例》起訴,目前仍在法院審理中。據監察院的調查,翁啟惠在任職期間與業者利益輸送,除以低價或不付費方式取得大筆股票之外,並協助業者無償取得中研院研究成果。儘管翁啟惠強調他沒有收賄,對自己的行為問心無愧,但調查本案的監委無不沉重感嘆翁啟惠逾越分際,是抱著遺憾的心情提出彈劾。

中研院因為擁有豐碩的研究成果,為了貢獻社會而有技術轉移的模式,提供技術給民間進行商業量產;政府也定有技轉條例做為規範。翁啟惠就是研究乳癌疫苗卓有成就,而把技術轉給浩鼎生技公司,他的研究還有望問鼎諾貝爾獎。但是因為在技轉過程沒有依法行事,和業者關係過於緊密,圖利自己也圖利業者,遭到被彈劾的命運。

中研院自成立以來擁有最高的學術聲望,在國際學術界亦不遑多讓。遷台之後,歷任院長胡適、王世杰、錢思亮、吳大猷,不僅自己學有專長,各個望重士林,雖為總統所任命,但絕對遵守學術分際,不屈從政客,也從不會為政治服務,更遑論涉足商業或服務企業主了。他們把中研院定位在學術研究工作上,一心一意建立中研院的學術聲望。

但是從民國八十三年李登輝延攬李遠哲擔任中研院長後,中研院的風氣就開始改變。一方面是因為國內的政治風氣丕變,間接影響到學術界;另一方面則是李遠哲本人兼了太多非本職方面的業務,涉及政治活動,影響到整個中研院的風氣,許多幕僚跟著李遠哲涉足政治。所以到翁啟惠之後發生浩鼎圖利案,並不令人意外,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來有自。

李遠哲擔任中研院長十二年期間,中研院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他不但影響總統選情,也身兼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推動教改;又擔任首席科技顧問和高教審議委員會召集人,主導高教和科技政策,但是他引介美國式的教育,被批判教改失敗,他應該負最大責任。李遠哲還從事社會關懷工作,在九二一大地震期間擔任災後重建民間諮詢團團長,並籌組「爸爸非核陣線」參與反核四運動。

中研院長的工作何其繁重,插手其他領域的工作當然會影響到本業,尤其是政治領域涉及太多是非,當時許多中研院的院士或是研究員也都走出院內,參與政治和社會工作。有些學者對政治興趣盎然,由於政壇上意識形態紛歧,躋身政治很難不被染色,中研院不務正業的形象漸漸擴散,不再受到社會尊重。

翁啟惠遭彈劾案可說是給中研院的一記棒喝,院士們和所有中研院的同仁,都應該追懷前輩的努力,思考如何重新擦亮這塊已經蒙塵的招牌,讓中研院再發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