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豐子愷.護生畫集
夏氏子見梁間雙燕,戲彈之。其雄死。雌者悲鳴逾時,自投於河亦死,時人作烈燕歌。
──《虞初新志》.朱幼蘭書寫
這則漫畫,因為被害者不是人類,而是鳥,所以子愷先生用「生」字來替代「人」字。
如果年幼時因不懂事作出一些傷害生命的事,大人見了沒有加以教育和糾正,讓孩子以為這沒什麼了不得,不過就是一隻鳥、一隻蝴蝶和蜻蜓嘛!如此養成了習慣,漸漸失去慈悲和善良的心,長大後殺人放火也會變成理所當然了。
這則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夏姓人家的小孩,有一天看見屋簷的橫梁上有一個燕窩,窩內有一對燕子,一時心血來潮覺得好玩,於是拿來彈弓,隨意往燕窩方向射去。或許孩子並無殺害燕子的心,但是魯莽行事,欠缺考慮,沒想到這一彈射去的結果,可能會害燕子喪命。
結果,真的,不幸發生了,這一彈射來,竟然射中燕窩裡的雄燕。
雄燕應聲從鳥窩裡墮下地來,翻了兩下白眼,死了。太意外了!雌燕還沒反應過來,還沒來得及思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自己心愛的丈夫就一命嗚呼了!而且死在孩子彈射玩耍的遊戲之下。
一隻雄燕死了,留下悲傷欲絕的雌燕,日夜悲啼著,不知哭了多久,愈哭愈傷心,愈哭愈絕望,後來不忍獨活,也無法獨活,終於投河自盡了。
燕子投河自盡,這不是跟人類女子在傷心絕望時投河自盡是一個道理嗎!這是同為有情識,知愛別離痛苦的眾生相同的秉性啊!
死了雄燕,又有雌燕殉情而死,這在人世間能起多少波瀾呢?或許根本沒人注意。但是,還真是有人注意到了,更為雌燕作了一首〈烈燕歌〉。有了這首〈烈燕歌〉,也補償不了雄燕的枉死和雌燕的悲傷啊!
弘一大師說過:「教育孩子宜在幼時」,確實,孩子是一張白紙,及時給予糾正,就能教養出有慈悲心的善良孩子。這樣一幅護生畫,可以給無數家長當生命教育最好的教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