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台北里弄有風情,旅行未必走他鄉

執筆人:羅智強 自由作家 |2017.07.04
27502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羅智強

自由作家

剛從歐洲旅行、訪問回來,心中有個「另類」的想法:也許旅行不一定要走天涯,在鄰里之間,常常有許多我們忽略的故事與風景。何不好好的「走」一遭,我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台北市,去發掘我所不知道的人文故事、巷弄風情。

但要怎麼走?卻又是另一個問題。

不如一里一里,採訪台北的里長,請他們帶我認識台北的每一街、每一巷,而我也可以運用目前已有近七十萬粉絲的臉書當做報導平台,讓大家一起來看看我們平常沒有注意到的美好台北。

但台北有四百五十六個里,那麼多里,走得完嗎?一來,我的心態並不急,二來,這也代表有多得不得了的故事可以報導。

我先找了信義區富台里陳國華里長,陳里長非常大方,一口答應。

我比約定時間提前一個半小時,即先紮實地走了富台里一圈。馬上有強烈的對比感受,富台里是五臟俱全、外鬧內靜的美麗社區。富台里的里界大約是以忠孝東路五段為南界、松山為東界、忠孝東路五段二一五巷為西界,北界較不規則,大致上是以一部分的虎林街一二○巷為北界。

步行約二至十分鐘內即可到台北一○一大樓的富台里,雖然在忠孝東路的南界,商店林立,有大賣場,還有麥當勞、星巴克等連鎖店,但在虎林街進富台里則是虎林市場,我去得早,攤商賣著各式新鮮的蔬菜水果,好一幅傳統與現代雜錯的市景。

富台里內則是被林蔭覆蓋的幽靜巷弄,轉個彎,就聽不到大街的喧囂,鬧中取靜,有如遺在台北之外的桃花源。

而當我見到陳國華里長後,里長告訴我富台里的許多特別故事。原來富台里的名字「富台」就非常有歷史味道。

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國民政府失利,當時有一批國軍在黃杰將軍的帶領下,由廣西省進入法屬安南,人數多達三萬多人。卻被駐越法軍以「保護」名義,軟禁在越南富國島。

這變成了國際事件,一九五三年,在協調下,部隊陸續撤抵台灣,政府為了安置,在台北、中壢、台中、台南、台東興建住宅,從「富」國島到「台」灣,這就是「富台」新村的由來。台北富台新村就蓋在今天的富台里,從小就住在富台里的陳里長,對這段歷史如數家珍。

除了富台新村外,還有一個有歷史味的機構座落在富台里,那就是一九五○年代成立的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簡稱救總,負責大陸流亡人士的救援與救濟。

由於我的父母皆來自大陳島,在查找資料時,有一個歷史新聞特別引我注意。一九五二年,大陳島遭逢風災肆虐四晝夜,島上房屋、農作物大損外,最嚴重的是大陳島多為漁民,其賴以維生的漁船漁具也遭重創,埋諸海上用以圍捕魚類之竹筒篾簞盡被漂走,引起民眾恐慌。救總即撥十五萬元與米三萬市斤,救濟大陳居民。

其他大家耳熟能詳的反共義士投奔來台以及國內外的天災事變,都有救總穿梭救助的身影。

但由於兩岸關係和緩,民主化後的台灣,救總的功能已漸漸與不合現代社會需要,救總幾經改名,功能萎縮,原座落在富台里的救總舊址,現在是兒童福利中心。

今天走進富台里,完全感受不出早年國共大歷史的遺留氣氛,富台里像一個置身熱鬧舞會的恬靜少女,幽靜地隱在信義鬧區之後。

我想到孔老夫子的話:「里仁為美。」最美的風景未必是被煙火圍繞的一○一大樓(雖然在富台里每年跨年也看得到),而往往存於我們生活裡已經習以為常的巷弄景致。也許,台北可以思考另類的城市特色觀光,把每一里的美麗角落、故事風情找出來,以不同的文化脈絡,展開台北的特別風貌,展現屬於台北的「里、人之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