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羅智強 自由作家
執筆人:羅智強 自由作家
蔡英文勝選後,在兩岸政策上以三百六十度狂轉彎,全面複製或至少高度貼近馬英九的兩岸路線,因此被封為「髮夾彎」。
下一個問題出現了,支持馬英九兩岸路線的朋友,該怎麼看待「髮夾彎」?痛斥其如川劇變臉?還是肯定她當選後願改其非?
在巴爾的摩的一場演講會上,我把這個問題拋給聽眾。
主張責備派的朋友認為,政治首重誠信,選前的蔡英文,明知她的兩岸立場會害死台灣,也心知肚明她當選後不會實行,卻仍然提出,目的就是欺騙選民。當然要責備。
主張肯定派的朋友則認為,當前台灣的首要課題是「兩岸和平」,蔡在兩岸的失敗,就是台灣的失敗,兩岸一旦失敗,經濟隨而崩盤。為大局計,雖然蔡英文過去有意騙票,但她願意轉彎,總是讓兩岸少一點崩盤的機會。若她一邊轉彎,我們一邊罵她,增加她「轉彎」的成本,讓她轉不了彎,最後倒楣的還是台灣。
二者似乎都有理,以誠信言,曾有網友在我的臉書上說:「今天你縱容國家元首說謊,就是鼓勵全國的人說謊,當全國的人都說謊時,那麼你連不說謊的權利都將被剝奪。」雖然近來「誠信」好像被當成笑話,但人無信不立,國無信無序,整體社會的價值崩亂時,台灣哪裡來的和平穩定?近來社會人心浮亂、惶惶惑惑,不正和這樣的價值崩毀「遙相呼應」?
以和平言,我倒是深刻經歷了一個「例子」。在太陽花學運時,民進黨以國民黨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有「自動生效」條款,質疑馬英九「恬不知恥」。但勝選後,在第一時間傳出的版本中,民進黨卻納入了自動生效條款。我在臉書問民進黨,這樣子蔡英文算不算「恬不知恥」?沒有想到民進黨在二十四小時就抽回了「自動生效」條款,改成送院會議決(其實差不多)。一家網路媒體的社論,甚至把這樣的縮手歸因於我提出了「恬不知恥」打太兇。
我支持有「自動生效」條款以阻止立法怠惰,畢竟台灣的經貿布局真的是沒有虛耗的時間與空間。所以,當蔡英文決定從「錯誤」轉向「正確」時,即便中間有欺騙算計,如果「火力太強」,把她的轉向打回「錯誤」,對台灣會是好事嗎?
以上理路,誰是誰非?我的看法是:都對。因為,涉及的是誠信與和平的二個重要的台灣價值目標。不妨當成「加扣分」的算術題,對於蔡英文的反覆轉彎,在誠信題上減蔡的分數,但在和平題上加蔡的分數。
並且,對每一件事情都用加扣分的態度,在四年後結算蔡的總分,決定要不要讓她連任。
就是秉著「是則是,非則非」的態度,就事論事,也許,這樣的台灣政治,才有清明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