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豐子愷.護生畫集
文/林少雯
江浙平章山夔,山夔家養二鴿,其雄斃於貍奴。家人以他雄配之,遂鬥而死。謝子蘭作義鴿詩弔之。
──《虞初新志》.朱幼蘭書寫
江浙平章地方有一個名叫山夔的人,他飼養著兩隻鴿子,雌雄各一隻,剛好配成一對。一般人們飼養鴿子,並不將牠們關在鳥籠裡,而是給鴿子造一個箱籠,開個口,讓牠們隨意進出;待天黑後,鴿子飛進箱籠,安睡了後,養鴿人家才關上籠門。一早起來,養鴿人家又會打開箱籠的門放飛鴿子。鴿子會將此箱籠當成家住下來,不像其他鳥那樣會飛走。牠們飛出去,總是在家屋四周翱翔,不會飛得太遠,而且只要聽到主人的呼叫,會立刻返回,是一種馴養的鳥類。
這對鴿子夫妻相當恩愛,平時都同進同出,形影不離。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天,雄鴿子太大意了,飛得太低,被貓給盯上了,貓輕巧地一躍而起,將鴿子給叼住,吃了。
失去丈夫的雌鴿形隻影單,天天都悲傷地咕咕叫著。山夔的家人見此情景,心中相當不忍,於是,去買來一隻雄鴿,跟雌鴿養在一起,希望把牠們配成對,彼此作個伴。
但是,沒想到雌鴿不肯,排斥新來的雄鴿,一直要將雄鴿趕出去,不斷用嘴喙去啄雄鴿。這隻雄鴿也不甘示弱的回擊,於是兩隻鴿子就對啄起來。打鬥的結果,雌鴿不是雄鴿的對手,被雄鴿啄得傷痕累累,最後傷重而亡。
對雌鴿來說,牠寧願死也不與牠配對。結果真是以死了結,成了一件為愛殉情的慘劇。
這事傳聞了開來,大傢伙都在談論著。後來被一位叫謝子蘭的人知道了,感動之餘,特別作了一首〈義鴿詩〉,以弔唁這隻雌鴿,等於是頒給了雌鴿一座「貞節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