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東屏(東南亞問題專家)
我國在中美洲的重要邦交國巴拿馬總統瓦雷拉,十二日宣布與中國大陸建交,並中止與我國的邦交。
這個發展,並不讓人意外。自去年民進黨政府上台之後,大家都已經在預期會有「雪崩式」的斷交。
大陸現在下重手,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現今的民進黨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由於這次斷交的是巴拿馬,我倒想說個有趣的故事。
我在一九九七年前總統李登輝出訪巴拿馬時前往採訪。當時大陸剛在巴拿馬設置商務代表處,首任代表是居一杰。我透過後來曾擔任《中國時報》駐巴拿馬特派記者的郭篤為約他見面。居一杰同意,但條件是只談,不能發表。
我也遵守諾言,從未正式發表。現在事過境遷已二十年,台巴也已斷交,但當初的談話,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居一杰那次跟我說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你們(台灣)現在有三十個邦交國,其實再多五、六個或少五、六個,我們(中國)真的都不在乎,但你們不能東一個度假外交、西一個學術外交,還要敲鑼打鼓回聯合國,你們這樣做,我們就不能不反應、反制。
居一杰說的話,確實是事實。簡單說,只要台灣不做任何挑釁,大陸對台灣的外交空間,其實有一定的容忍度。
馬英九總統在任八年的「外交休兵」,不跟大陸在外交戰場你爭我奪,兩岸外交戰場基本無事,甚至於甘比亞於二○一三年十一月間與我國斷交,大陸是等了兩年多之後,才在二○一六年三月宣布與甘比亞復交,其實這是做給民進黨政府看的,就是最好的證明。
台灣「敲鑼打鼓」回聯合國,是大約一九九三年前後的事。我當時正好在紐約跑聯合國新聞,因為在現場看到的示威者都是生面孔,而且很多歐吉桑、歐巴桑,好奇一問之下,原來他們是一個來自台灣的北美洲旅遊團,大家領了一個便當後,被帶到聯合國喊喊自己都搞不太懂的「UN for Taiwan」口號,之後就轉往自由女神、尼加拉瓜瀑布等景點遊覽。這就是我所知道當年「台灣加入聯合國宣達團」的真相。
然而,這樣的宣達團活動和後來如火如荼的各種「XX外交」,乃至於前一屆民進黨政府的「烽火外交」,卻促使從來只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活動的中國大陸駐聯合國常駐代表,跨出聯合國,四處挖我國邦交國的牆角。
中國大陸駐世界各地的外館人員,也都積極活動起來,應對台灣方面的行動,終至原本在一九九七年還有三十個邦交國的情況,到馬英九於二○○八上台時,只剩下二十三國。
長年以來,台灣「重返聯合國」的作法不外兩項。一是請友邦在聯合國「仗義執言」,主要就是「根據會籍普遍化及平行代表權原則,不應忽視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的權益」這兩句「金言」。
但是懂得台灣外交操作的人都知道,這兩句金言的代價,是必須付給發言友邦、一般人難以想像的一筆天文數字才能換來。
另一個就是請友邦提案,讓台灣加入或重返聯合國。同樣的,這也是要付出代價。問題是,中國大陸依例祭出第二十六屆聯大通過的二七五八號決議案,因此相關提案在聯合國總務會議,就必定遭封殺,從來不曾被列入議程。這個作法,也在馬英九總統上任之後就取消。
台灣曾經花大把銀子,做大量無謂動作,換來的是邦交國數字直線下降。但不做無謂的動作,不花無謂的金錢,卻能在外交上持盈保泰。該怎麼選擇,很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