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香港電】香港大學醫學院的臨床證明,使用「螢光氣管鏡」及「支氣管內超音波」儀器為病人檢查,可以有效診斷早期肺癌。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胸肺內科專家林華傑八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港大引進使用「螢光氣管鏡」及「支氣管內超音波」儀器的情況。
他說,臨床證明,「螢光氣管鏡」能有效診斷早期肺癌,「支氣管內超音波」則能準確地為肺癌病人分辨屬於那個階段,提高治癒機會。林華傑表示,如能在肺癌病變早期作出診斷,並作根治性治療,可大大提高治療成效。
林華傑說,由於這一方法是通過氣管鏡從口腔進入氣管,因此可在局部麻醉(侵入性較低)的情況下進行。這種技術對肺癌的確診率高達九成,對其他病症的診斷也有極佳效果。
據稱,相對於傳統的縱隔鏡檢查,「支氣管內超音波」檢查能夠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進行,準確性高但不會引起嚴重併發症。
港大醫學院表示,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每年新症有四千宗;而患上肺癌五年的,生存率只有一成四。
從二○○二年二月到○四年十月,他們以新儀器為六十二名病人進行檢查,當中五人被發現有肺癌,而這五名病人使用傳統方法檢查時,並未發現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