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會選舉,工黨表現優於預期,領導人柯賓志得意滿,與落寞的保守黨首相梅伊(圖)形成對比。圖/路透
英國國會選舉,工黨表現優於預期,領導人柯賓(圖)志得意滿,與落寞的保守黨首相梅伊形成對比。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八日舉行國會大選投票,首相梅伊所屬的保守黨在九日出爐的開票結果中未能取得過半席次。梅伊力抗下台聲浪與壓力,將聯合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共組聯合政府。
梅伊宣布提前大選,原欲擴增國會席次,強化她在英國脫歐協商上的優勢,但這場政治豪賭卻出現逆火。保守黨取得三百一十八席,比國會多數門檻三百二十六席少八席,比選前少十二席。工黨取得兩百六十一席,蘇格蘭民族黨三十五席,自由民主黨十二席,北愛民主統一黨十席。中間偏右的保守黨雖然仍為國會第一大黨,卻喪失絕對多數,意味保守黨需聯合DUP才能過半。
將與DUP結盟
梅伊九日下午十二時三十分(台灣時間晚間七時三十分)赴白金漢宮,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允許她組建政府,隨後並發表大選後首次談話,表示將籌組政府,未來將帶領民眾走過脫歐談判,也會給執法人員足夠權力,讓他們打擊極端伊斯蘭主義。
DUP黨魁、北愛爾蘭的首席大臣佛斯特告訴媒體,兩黨將於周末接觸,但「我認為現在談我們將怎麼做還太早」,且認為這將讓「梅伊很難存活」。
英鎊九日對美元及歐元大跌,投資人都質疑誰將控制脫歐進程。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呼籲英國別延宕脫歐談判,警告歐盟與英國「分手」的時間即將用盡。
圖斯克說:「我們不清楚脫歐談判何時開始,但我們知道他們必須結束。最好避免『沒有協商』的『沒有協議』。」
英國出現「僵局國會」,殃及香港首富李嘉誠,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公司與長江基建的股票在香港股市遭遇賣壓,淪為英國國會改選的苦主。英國保守黨席次未過半,引發英鎊重貶百分之二,壓低李嘉誠旗下企業在英國的獲利。
梅伊如今面臨各界呼籲她引咎辭職的聲浪,但她堅稱英國大選籠罩在三起恐怖攻擊之中,英國「需要一段穩定的時期」,以準備脫歐的繁瑣進程。
梅伊表示,「如果保守黨贏得最多席次或最多選票,我們就有責任確保這個國家有這個穩定的時期,而且我們就是要這麼做」。
工黨催促下台
以「最多」但未過半的席次來領導國家,似乎不足以服人,工黨黨魁柯賓發難,表示梅伊想以大選贏得人民更大授權,結果適得其反,梅伊應該下台。「梅伊失去選票、支持和信心」,柯賓表示,已準備好服務這個國家,但該黨在國會的席次不夠組成少數政府。
梅伊如果真的不能擴大她去夏從她前任卡麥隆手中接下的微幅國會領先地位,反而倒減,她將面臨不光榮退場;進唐寧街十號相府才十一個月就失位,成為將近一個世紀以來英國任期最短的首相。
淪為殭屍首相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學教授崔佛斯說,大選結果「顯然與梅伊當初宣布提前大選時所預期的相反,這下她必須在更弱勢的位置協商脫歐」。諾丁罕大學政治學教授菲爾丁則認為,此次大選結果顯示「黨魁的個人威信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消失」。
菲爾丁說:「如果梅伊取得她想要的絕大多數,那麼她將會是崇高的政治巨人,反之,她將成為小人物,如今則是殭屍首相。」
相關新聞見A4
小辭典
僵局國會
英國再次出現「僵局國會」(Hung Parliament)局面。僵局國會是指在議會制國家中,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在議會取得絕對多數。僵局議會情況一旦出現,通常要由籌組聯合政府、組建少數派政府或重新選舉等3種方式來解決。英國人對僵局國會並不陌生,2010年英國大選就曾出現這個局面,當時第一大黨保守黨與自民黨合作組聯合政府,保守黨黨魁卡麥隆任首相,自民黨黨魁克雷格任副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