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多元性格的雲南佛教 圖與文/梁國興 |2017.05.17 語音朗讀 17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理(圖❶)圖/梁國興 三座塔矗立於崇聖寺大門前(圖❷)圖/梁國興 千尋塔(圖❸)圖/梁國興 雲南佛教內容豐富,其形態多元化與三大傳統並存,形成與其他省分佛教有著非常顯著不同的特徵。 西元七世紀,南傳上座部佛教傳入雲南傣族地區;十三世紀時已達巔峰,為傣、布朗、阿昌、德昂等少數民族的信仰,分布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臨滄、普洱、保山等地。 西元七世紀末,漢傳佛教傳入當時的南詔國,除在漢族群眾中有廣泛影響外,還有白族、部分納西族群眾信仰。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楚雄、玉溪、紅河、曲靖、昭通等地區。 西元八世紀初藏傳佛教傳入雲南迪慶高原,到了西元十一世紀各教派次第形成,開始傳播與發展。為藏、普米族和部分納西族群眾信仰,主要分布於迪慶藏族自治州和麗江市。 這是中國唯一佛教三大傳統並存的地方,其中,這裡是中國唯一擁有南傳上座部佛教存在的佛土。 一、大理(圖❶) 位於雲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亦是該州的首府。大理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大理作為古代雲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時間長達五百餘年。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的崇聖寺內,是當時南詔、大理兩國的皇家寺院。始建於南詔豐佑年間(西元八二四~八五九年),在大理國時期被稱為「佛都」,於大理國二十二代國王中,先後有九位國王到崇聖寺出家為僧。 崇聖寺於清軍圍剿杜文秀時被毀,於二○○五年重建寺。 三座塔矗立於崇聖寺大門前(圖❷),寺東為千尋塔(圖❸)或稱大塔;南、北為小塔,排列成三角形。大塔高五十八公尺,為十六層方形密檐式磚塔,塔內空心,屬於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離開等距約七十公尺遠的南、北兩座小塔,建於大理國時期,即在五代末、宋代初期,高約四十二公尺,為十級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 雖然三塔處於頻繁發生地震的地區,但千百年來仍巍然豎立不倒。一九七九年的大維修,曾發現了六百餘件佛經、經卷、銅鏡和金、銀、木、水晶等佛像文物。 前一篇文章 【古物幽思】拉風機車 下一篇文章 【夜懸明鏡青天上】讀帖之一 熱門新聞 01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2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MOU2025.11.1203【遊藝筆記】 天涯海角一坡翁2025.11.1104多倫多佛光山 獲頒建築文化遺產獎2025.11.1205攝影師造池塘 重建沙漠生機2025.11.1106比利時國小師生 靜坐、抄心經2025.11.1107【臆想截圖】 蔥蘭今生與來世2025.11.1108【論愛談情】愛,無須卑微2025.11.1109修行入廚慈悲入味 台韓寺剎飲食交流2025.11.1210鳳凰颱風來襲 桃園、宜花、澎湖今停班停課2025.11.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香火傳承】彰化定光佛廟:見證在台汀州族群信仰【華彩萬象──石窟藝術沉浸體驗】龍門石窟藝術裝置【課本沒有的歷史】決定台灣居民國籍的兩份文件【美哉斯土】羅東心靈地標 ──耶穌聖心堂 【寶島踏查】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海底射來的光──莊明中2025油畫創作展】燈籠魚的狂想 作者其他文章【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大同華嚴寺的遼代彩塑【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不丹佛教建築(下)【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不丹佛教建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