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多元性格的雲南佛教 圖與文/梁國興 |2017.05.17 語音朗讀 17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理(圖❶)圖/梁國興 三座塔矗立於崇聖寺大門前(圖❷)圖/梁國興 千尋塔(圖❸)圖/梁國興 雲南佛教內容豐富,其形態多元化與三大傳統並存,形成與其他省分佛教有著非常顯著不同的特徵。 西元七世紀,南傳上座部佛教傳入雲南傣族地區;十三世紀時已達巔峰,為傣、布朗、阿昌、德昂等少數民族的信仰,分布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臨滄、普洱、保山等地。 西元七世紀末,漢傳佛教傳入當時的南詔國,除在漢族群眾中有廣泛影響外,還有白族、部分納西族群眾信仰。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楚雄、玉溪、紅河、曲靖、昭通等地區。 西元八世紀初藏傳佛教傳入雲南迪慶高原,到了西元十一世紀各教派次第形成,開始傳播與發展。為藏、普米族和部分納西族群眾信仰,主要分布於迪慶藏族自治州和麗江市。 這是中國唯一佛教三大傳統並存的地方,其中,這裡是中國唯一擁有南傳上座部佛教存在的佛土。 一、大理(圖❶) 位於雲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亦是該州的首府。大理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大理作為古代雲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時間長達五百餘年。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的崇聖寺內,是當時南詔、大理兩國的皇家寺院。始建於南詔豐佑年間(西元八二四~八五九年),在大理國時期被稱為「佛都」,於大理國二十二代國王中,先後有九位國王到崇聖寺出家為僧。 崇聖寺於清軍圍剿杜文秀時被毀,於二○○五年重建寺。 三座塔矗立於崇聖寺大門前(圖❷),寺東為千尋塔(圖❸)或稱大塔;南、北為小塔,排列成三角形。大塔高五十八公尺,為十六層方形密檐式磚塔,塔內空心,屬於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離開等距約七十公尺遠的南、北兩座小塔,建於大理國時期,即在五代末、宋代初期,高約四十二公尺,為十級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 雖然三塔處於頻繁發生地震的地區,但千百年來仍巍然豎立不倒。一九七九年的大維修,曾發現了六百餘件佛經、經卷、銅鏡和金、銀、木、水晶等佛像文物。 前一篇文章 【古物幽思】拉風機車 下一篇文章 【夜懸明鏡青天上】讀帖之一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9如是說2025.05.07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 作者其他文章【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大同華嚴寺的遼代彩塑【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不丹佛教建築(下)【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不丹佛教建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