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懸明鏡青天上】讀帖之一 文/江心靜 |2017.05.18 語音朗讀 27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藝術家江心靜以當代書法作品〈好壞〉思考作家林奕含之死掀開的惡之極致共犯結構。攝影/林存青 與日本九州伊東阿嬤道別前,書寫了一張「長命百歲」送給年過八十的她聊表心意。攝影/林存青 大學時代流連故宮,書法一直是最鍾愛的藝術。攝影/林存青 書法藝術發展了兩千多年,被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寫毛筆字的快樂,卻很容易被綁架,剛識字,對毛筆沾墨在宣紙上寫大字,一橫一彎,最後拖出長長的尾巴,充滿驚奇,但臨摹枯燥乏味,遠不如看書有趣,沉迷文字世界難以自拔,很快放棄了揮毫。然而,透過文字了解到書法不只是歷代文人表情達意的工具,書法承載的韻律和結構之美,上至君王、下至販夫走卒,雅俗共賞,一般人透過書法的線條和形狀變化培養基本美學。 大學時代流連故宮,書法一直是最鍾愛的藝術,蘇軾的〈寒食帖〉深深鼓舞一個棄商從文的獨行者,也買了一套《中國傳世書法》,直到中年,擺脫對美醜的執著再次提筆,剛開始一枝筆如千斤重,自我催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重點在表現文字的精神,十張塗鴉收入《當我遇見你》一書中,沒想到很多讀者反映:看了想要去買毛筆,享受寫字的快樂。 去年,到日本的百年旅館洋洋閣擔任駐館藝術家,最後一天,前往基幸庵茶館與伊東阿嬤道別,年過八十的她,在客廳角落有個小桌子,筆墨紙硯一應俱全,她把剛寫的「靜養科」給我,我也寫了一張「長命百歲」聊表心意,坦承沒臨過帖,沒拜過師,隨意寫的,但伊東阿嬤很喜歡,尤其是「當我遇見你」的「我」,遊絲般的字很自由,她說。 早春,受邀在林之助紀念館舉辦「花漾年華現代水墨創作展」,印書畫三絕的程代勒老師蒞臨指點,他說,畫有文學性,又寫詩,可以思考用書法寫詩,把線條帶入畫中,聽了無言以對,點頭稱是;小學逃課,還是躲不過這道功課,中年乖乖地到程老師的天遠樓書會補課。 拜師第一天,老師說,只用天分寫字,很快土地就貧瘠了,發展有限,觀摩前人作法才有豐富養分。是的,從唐伯虎的〈落花詩〉開始,在行書優雅的迴旋中,體會行雲流水的自由,亂中有序,行筆不疾不徐,臨帖,就像紙上的氣功。 臨帖以外,每堂課要交「少數字作業」,老師出一個字為題,學生依字義自由發揮,字體不限,例如這堂課是「藥」,我用沈尹默的行書為底寫「醉臥芍藥」的花園意象,有一位同學寫「藥師佛」,巧筆勾勒,書法顯現佛像造型,眾人稱妙。從老師的指點示範中,看見在現代生活失去實用性的書法,有了新的生命,正如他的畫冊:(註) 「以書法觀照現實生活,用藝術探究所立足的這塊土地,讓書寫的主題不再限於名家詩詞、或常見的舊篇陳句;而是以當代社會現象為書寫主題,如『滑世代』、『網路』,甚至是批判時事的『漂流木』、『氣爆』、『太陽花』等嶄新的作法打破了傳統書畫的框架,更展現出藝術家的宏觀意圖──讓傳統書畫與現代社會對話、追求書畫藝術的突破性與當代性,甚至再進一步,試圖建立全新的書畫藝術形式,為當代水墨創作開創新局。」 臨帖前,還有一個功課是讀帖。 書法是一氣呵成的藝術,讀帖,就是發揮想像力,從靜態的文字中,回到當初下筆的過程,就像看電影,看到書家的表情,看他如何藏鋒下筆,換鋒行筆,回鋒收筆,翻轉,順勢連接,提按快慢之間,都有節奏,愈能模擬節奏,愈能抓到寫字的方法,這是讀帖的第一步。 寫字之後,再來看《中國傳世書法》,領會完全不同。 附註:《歐買尬──程代勒書法創作個展》,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二○一五年六月初版。 前一篇文章 【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多元性格的雲南佛教 下一篇文章 【少年青埔仔寫真⑯】秋風起兮放風吹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3【詩】走過康橋2025.09.1104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7【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8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9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10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香火傳承】三代祖師與德化龍湖寺【寬鼎畫語】飄浮‧海洋【寰宇采風】巴黎書攤:從非法流販走向世界遺產【走讀城鄉】台灣文學糧倉【優游藝林】漫步京都 陶板名畫庭【星雲大師僧伽教育60周年紀念展‧行住坐臥的修行──星雲大師一筆字特展】當下即道場 作者其他文章【浮世畫框】一朵雲,行進京都──日本首展小記二十四小時賞梅茶席【雲溪演算】水墨、古琴與現代舞的記憶饗宴【墨海游蹤】 程代勒靈光與漫遊者【夜懸明鏡青天上】順勢而上夜懸明鏡青天上 石上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