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懸明鏡青天上】讀帖之一 文/江心靜 |2017.05.18 語音朗讀 27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藝術家江心靜以當代書法作品〈好壞〉思考作家林奕含之死掀開的惡之極致共犯結構。攝影/林存青 與日本九州伊東阿嬤道別前,書寫了一張「長命百歲」送給年過八十的她聊表心意。攝影/林存青 大學時代流連故宮,書法一直是最鍾愛的藝術。攝影/林存青 書法藝術發展了兩千多年,被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寫毛筆字的快樂,卻很容易被綁架,剛識字,對毛筆沾墨在宣紙上寫大字,一橫一彎,最後拖出長長的尾巴,充滿驚奇,但臨摹枯燥乏味,遠不如看書有趣,沉迷文字世界難以自拔,很快放棄了揮毫。然而,透過文字了解到書法不只是歷代文人表情達意的工具,書法承載的韻律和結構之美,上至君王、下至販夫走卒,雅俗共賞,一般人透過書法的線條和形狀變化培養基本美學。 大學時代流連故宮,書法一直是最鍾愛的藝術,蘇軾的〈寒食帖〉深深鼓舞一個棄商從文的獨行者,也買了一套《中國傳世書法》,直到中年,擺脫對美醜的執著再次提筆,剛開始一枝筆如千斤重,自我催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重點在表現文字的精神,十張塗鴉收入《當我遇見你》一書中,沒想到很多讀者反映:看了想要去買毛筆,享受寫字的快樂。 去年,到日本的百年旅館洋洋閣擔任駐館藝術家,最後一天,前往基幸庵茶館與伊東阿嬤道別,年過八十的她,在客廳角落有個小桌子,筆墨紙硯一應俱全,她把剛寫的「靜養科」給我,我也寫了一張「長命百歲」聊表心意,坦承沒臨過帖,沒拜過師,隨意寫的,但伊東阿嬤很喜歡,尤其是「當我遇見你」的「我」,遊絲般的字很自由,她說。 早春,受邀在林之助紀念館舉辦「花漾年華現代水墨創作展」,印書畫三絕的程代勒老師蒞臨指點,他說,畫有文學性,又寫詩,可以思考用書法寫詩,把線條帶入畫中,聽了無言以對,點頭稱是;小學逃課,還是躲不過這道功課,中年乖乖地到程老師的天遠樓書會補課。 拜師第一天,老師說,只用天分寫字,很快土地就貧瘠了,發展有限,觀摩前人作法才有豐富養分。是的,從唐伯虎的〈落花詩〉開始,在行書優雅的迴旋中,體會行雲流水的自由,亂中有序,行筆不疾不徐,臨帖,就像紙上的氣功。 臨帖以外,每堂課要交「少數字作業」,老師出一個字為題,學生依字義自由發揮,字體不限,例如這堂課是「藥」,我用沈尹默的行書為底寫「醉臥芍藥」的花園意象,有一位同學寫「藥師佛」,巧筆勾勒,書法顯現佛像造型,眾人稱妙。從老師的指點示範中,看見在現代生活失去實用性的書法,有了新的生命,正如他的畫冊:(註) 「以書法觀照現實生活,用藝術探究所立足的這塊土地,讓書寫的主題不再限於名家詩詞、或常見的舊篇陳句;而是以當代社會現象為書寫主題,如『滑世代』、『網路』,甚至是批判時事的『漂流木』、『氣爆』、『太陽花』等嶄新的作法打破了傳統書畫的框架,更展現出藝術家的宏觀意圖──讓傳統書畫與現代社會對話、追求書畫藝術的突破性與當代性,甚至再進一步,試圖建立全新的書畫藝術形式,為當代水墨創作開創新局。」 臨帖前,還有一個功課是讀帖。 書法是一氣呵成的藝術,讀帖,就是發揮想像力,從靜態的文字中,回到當初下筆的過程,就像看電影,看到書家的表情,看他如何藏鋒下筆,換鋒行筆,回鋒收筆,翻轉,順勢連接,提按快慢之間,都有節奏,愈能模擬節奏,愈能抓到寫字的方法,這是讀帖的第一步。 寫字之後,再來看《中國傳世書法》,領會完全不同。 附註:《歐買尬──程代勒書法創作個展》,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二○一五年六月初版。 前一篇文章 【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多元性格的雲南佛教 下一篇文章 【少年青埔仔寫真⑯】秋風起兮放風吹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9【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10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書藝心語】鑽石的石【寰宇采風】多元融合的諾曼王宮 作者其他文章二十四小時賞梅茶席【雲溪演算】水墨、古琴與現代舞的記憶饗宴【墨海游蹤】 程代勒靈光與漫遊者【夜懸明鏡青天上】順勢而上夜懸明鏡青天上 石上流泉【夜懸明鏡青天上】聽之以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