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我的媽呀,也太累了吧!」周末就是母親節,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公布「社會友善育兒氛圍調查報告」,調查發現,路人隨口議論一句「你小孩穿這樣會冷(熱)」、「你小孩太瘦/胖/矮」和「怎麼都生女兒,再生個兒子?」會讓媽媽壓力好大。
兒盟針對育有六歲以下孩子的媽媽調查結果指出,有了孩子後,八成媽媽覺得沒了時間、七成沒了睡眠,六成犧牲了自我、興趣與休閒,家人的關心也變少,要求和期待卻變多,所以「母親一點都不快樂」。一半的媽媽覺得自己是家中的隱形人,甚至八成六表示有了孩子後,親友開始會評論她的行為,告誡身為母親不能做哪些事,除犧牲自我,走出家門後整體社會的氛圍更難讓她們感到安心和支持。
兒盟執祕黃韻璇表示,五成七三的媽媽覺得社會對嬰幼兒不友善,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很有壓力,其中近四分之一因為路人的態度而感到高度痛苦;最擔心遇到「正義魔人」,害怕孩子的行為或管教方式被人偷拍、貼到網路上,不小心變成網路紅人。
周遭設施也不友善,超過五分之一的媽媽表示,需要哺(集)乳室時被不相關的人占用,或須等待超過半小時;即使在專屬兒童的公共場所,也會被要求禁止講話或活動。此外,最不喜歡路人行為前三名,分別是擅自摸小孩的臉或身體、擅自拿食物給小孩吃及指責媽媽的管教方式。
兒盟呼籲營造友善媽媽的社會氛圍,提醒路人以微笑代替批評、指教,相信這會是送給媽媽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