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生趣有雙鵪。 圖/豐子愷.護生畫集
蔡京作宰相。大觀間,因賀雪賜宴於京第。庖者殺鵪子千餘,是夕,京夢群鵪遺以詩曰:「啄君一粒粟,為君羹內肉,所殺知幾多,下箸嫌不足,不惜充君庖,生死如轉轂,勸君慎勿食,禍福相倚伏。」京由是不復食。
──《陶朱新錄》.朱幼蘭書寫
這則的故事,取材自宋朝馬純所撰《陶朱新錄》一書。故事發生在北宋大觀年間,當朝的宰相是蔡京。
有一年的冬季,下起了大雪。皇上見下雪了,心中歡喜,為慶賀瑞雪兆豐年,於是賜宴於蔡京的相府。蔡京因此在府中大宴群臣,席上飲酒作樂,賞雪吟詩,附庸風雅。
相府的廚子忙得不可開交,準備山珍海味等膏粱厚味,單單鵪鶉就宰殺了一千多隻。群臣大口大口的吃進酒肉,吃得酒足飯飽,才醉醺醺地各自回府。
那天晚上,蔡京睡覺時作了一個夢。夢中來了一群鵪鶉,竟通靈似的,像朋友一般送他一首詩:「啄君一粒粟,為君羹內肉,所殺知幾多,下箸嫌不足,不惜充君庖,生死如轉轂,勸君慎勿食,禍福相倚伏。」
蔡京醒來後,還清清楚楚地記得詩中每一個字句,心中不由大驚。鵪鶉託夢給他,讓他感到慚愧,昨天那一席餐宴,確實是殺了很多鵪鶉,或許真是殺生太多,引發天怒了。
鵪鶉清楚明白地告訴他,跟他是有緣的,曾經在他相府裡被飼養過一段時間,現在被當成盤中飧,鵪鶉似乎很認命呢!但是人的口腹之欲是很難滿足的,不論殺多少鵪鶉都不夠人們吃。鵪鶉不在乎成為人們廚房內被烹煮的肉品,牠們心知肚明,知道生命很短暫,好像車輪在轉動一般的快速,很快就轉到別的道上去了。
鵪鶉們勸蔡京要謹慎思考,不要再如此殺生了,生死一瞬間,是福是禍很難說,福禍相倚,是一體的兩面啊!
思考過鵪鶉傳給他的信息,蔡京從此不再吃鵪鶉肉。鵪鶉的提醒,讓人們思考六道輪迴,循環無端,今日你殺他,明日他殺你,冤冤相報何時能了?還是早日護生戒殺少造殺業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