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真義 信仰與恐怖

星雲大師 |2017.04.09
3436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過去的佛教,出家人在弘法時,往往以自己的尺度、自己的修行方法,來要求在家信徒要吃素、要出家、要修道。或是告訴人不可以貪財,因為黃金是毒蛇;不要生兒女,因為兒女是冤家對頭。這樣的說法,導致有些人不敢信仰佛教,因為他的家庭很和樂,夫妻很恩愛,兒女很孝順,可是佛教卻告訴他們:夫妻不是冤家不對頭、兒女是討債鬼、黃金是毒蛇……。

佛教如果一再用出世的思想、用苦行的生活來要求大眾,那麼許多企業家、生意人就不敢信仰佛教;因為他們賴以為生的現代化各種產品、設備,精緻飲食、漂亮的衣服就沒人光顧了。我想在家人信仰的人間佛教,應該是一個幸福的宗教,是一個快樂的佛教;現世種種的福祿,只要取之有道,並不是罪惡。

佛化事業 善用淨財弘法

佛教對錢財的看法是「非善非惡」,佛教並不完全否定錢財,主要是看我們如何運用,學道也不一定要貧窮才是有道心。大乘佛教主張個人可以清茶淡飯,所謂「三衣一鉢」、「衣單二斤半」,但是寺院團體不能不要財富。若說黃金是毒蛇,黃金也可以是弘法修道的資糧,也是一切佛化事業的基礎;如辦教育、慈善、文化事業等,都需要金錢才能推動。佛經所謂「淨財」、「善財」、「聖財」,只要能善用金錢來弘法利生,其功德比表面裝窮更大、更有意義、更有智慧。

再有,在家信眾男婚女嫁,有家庭、有夫妻關係,是佛陀所許可,可是曲解佛教義理的行者,總是灌輸在家信眾「夫妻是冤家」。甚至夫妻到佛門來掛單,就有人會把先生帶到東邊去,把太太引導到西邊去。佛門對於恩愛夫妻,應該鼓勵他們有情人相聚,為什麼還要硬把人家拆散呢?

其實,人間佛教並不排斥感情,但主張以慈悲來運作感情、以理智來淨化感情、以禮法來規範感情、以般若來化導感情。人間佛教鼓勵夫妻之間要相親相愛,愛情不是今天送黃金、明天送首飾,就能維持長久;物質能贏得一時的歡喜,得不到永久的感情。夫妻的感情要靠相互體貼,輕聲細語的關心,有時多看對方一眼,有時相互一個微笑,比榮華富貴更能維繫感情。

倡導人倫 親友互為道友

還有,兒童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佛經也有「四小不可輕」的例子,為什麼我們還要將兒女說成是「討債鬼」呢?如果父母好好教養兒女,從小灌輸他正確的觀念,以真理的法水滋潤菩提幼苗,將來他們茁壯長大,就能庇蔭許多人,所以兒女不是「討債鬼」,而是父母修行的對象、修行的同伴。

所以我一再積極倡導人倫道德,鼓勵建設和樂淨化的家庭關係。因此,如果讓在家信眾把黃金看成是毒蛇、把夫妻視為冤家、把兒女看作討債鬼,這只會讓更多人不敢親近佛教。

佛教是快樂、幸福的宗教,信仰可以帶給我們光明、善美,遠離恐怖。因此佛教徒要有「人間性格」,自己可以清貧淡泊,有出世的思想,但也要有入世弘化的「權巧方便」,如果一貫用恐嚇的手段,必然會阻礙佛教的發展空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