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談】 武則天用人之道

文/劉潔 |2017.04.06
2891觀看次
字級

文/劉潔

武則天是中國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更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她不僅是一位爭議頗大的歷史人物,而且也是一個特徵豐富的藝術形象。從唐代以來就有各種各樣關於武則天的傳說,和大量關於武則天的記載。在這些文人筆下,武則天被罩上了神祕的光環,這些記載在批評其酷政的同時,也對其作為一代帝王在執政用人方面的肯定。

武則天長期陪侍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身邊,耳濡目染李世民的用人之道,深諳「貞觀之治」的根本就是以人為本,善於發現人、用好人、管好人。武則天在稱帝之前破格提拔了許多中小地主出生的知識分子和低階官吏,《新唐書》就有記載:「不惜爵位,以籠四方豪傑自為助」;稱帝後,武則天要求臣子自薦或舉薦人才,還把舉薦作為官吏的一項任務。

武則天用人不避仇親,明細賞罰。狄仁傑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但是武則天的老鄉,還與武則天交情深厚,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可謂輔助武則天推動唐朝走向繁榮的重要功臣之一。就是這樣一位重臣,也曾在武則天面前舉薦自己的兒子做官;狄仁傑的兒子狄光嗣頗有才能,且為官稱職,得到了武則天的讚賞。武則天還將狄仁傑比作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舉賢能臣祁溪。

武則天除了用狄仁傑之外,還籠絡了朱敬則、盧臣泰等一大批以善舉賢才而聞名的官吏。

在他們的推動下,武則天的朝堂上可謂君子盈朝、多士如林,但這一做法也被眾多史家詬病,倒是晚唐丞相陸贄所言中肯:「武后收人心,務拔擢,非徒人得薦士,亦許自舉其才……故當世稱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

武則天還很注重對所用之人的道德培養和職守教育,親自撰寫了《臣軌》闡述為臣為官之正道,宣導盡心盡力盡忠盡職,以「修己必顧其規,立行每觀其則,自然榮隨歲積,慶與時新,家將國而共安,下與上而俱泰」。

歷代史家在評價武則天用人問題上,往往只論其重用酷吏的問題,難以全面考察了武則天用人的政策。隨著歷史的演進,史學界對武則天的評價也發生了變化,還原了一個性格鮮明、諳熟用人之道的奇女子形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