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人間】象池夜月及猴群

文/劉潔 |2019.05.02
1892觀看次
字級
峨眉洗象池。圖/劉潔
峨眉洗象池在明代僅為一亭,稱初喜亭,後改建為庵,名初喜庵。清康熙建寺,乾隆初年月正和尚擴建,因寺前有一小池,傳說普賢菩薩騎象登山時,曾在池中汲水洗象,故改名洗象池,又稱天花禪院。圖/劉潔
峨眉洗象池在明代僅為一亭,稱初喜亭,後改建為庵,名初喜庵。清康熙建寺,乾隆初年月正和尚擴建,因寺前有一小池,傳說普賢菩薩騎象登山時,曾在池中汲水洗象,故改名洗象池,又稱天花禪院。圖/劉潔

文/劉潔

峨眉洗象池在明代僅為一亭,稱初喜亭,後改建為庵,名初喜庵。清康熙建寺,乾隆初年月正和尚擴建,因寺前有一小池,傳說普賢菩薩騎象登山時,曾在池中汲水洗象,故改名洗象池,又稱天花禪院。峨眉山作為普賢菩薩道場,到處都可以看到白象的蹤影,六牙白象沉穩莊嚴,神色中透出的溫和,彰顯著佛法調服的偉力。

洗象池海拔二○七○公尺,四周白雲縹緲、古木參天,若清秋朗月高照,萬籟俱寂清光無限,仰望星際,飄飄欲仙。洗象池建築規模較大,面積達三千六百平方公尺,屋頂為錫瓦、鉛皮覆蓋。殿內祀觀音、地藏、大勢至,衣紋飄逸,體態端莊。

第一殿為彌勒殿,殿內供奉彌勒佛像高兩公尺,殿後為金身護法韋馱菩薩像,殿兩旁為客堂,曾有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贈送的楠木椅十二把,椅背上題字「提倡佛教,改善人心,精誠團結,實現和平」。第二殿是大雄寶殿,殿額是遍能大和尚所書,殿內供奉普賢菩薩騎象金身,兩旁為脫紗十八羅漢;殿後供奉西方三聖,金身站立蓮台之上。第三殿為觀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兩壁懸掛二十幅觀世音菩薩像。

入夜,皓月當空,殿宇寓於一片冷杉林中,月光映入池中,水天一色,景色幽美,「象池夜月」即是這裡的著名景色。每當雲收霧斂,碧空萬里月朗中天,萬籟俱寂,宛若置身霄漢。唐詩人李白有〈峨眉山月歌〉詠讚峨眉月。「象池夜月」素稱「峨眉十景」之一。

這一帶也是猴群棲居處,常沿路邊甚至入寺向遊人索食,野趣無窮;寺院中猴群出沒,有些調皮的猴子甚至跑到佛堂中去偷吃供果。洗象池的法師們慈悲,每次看到頑猴偷吃供果,都是揮袖驅趕,等它們跑到場院時還要準備玉米、水果等,讓它們吃飽之後再離開。這讓猴群常結隊出沒,伸手向遊人乞食,見人不驚,與人同樂,這已成為峨眉山中獨具特色的景觀。

高山之巔,憑欄觀天,沐浴月華,聽渺渺禪音,只見三五頑猴忽舉頭望望皎皎空中孤月輪,又引臂聊戲池中月,波動影凌亂,飜疑月破碎,是何等生動的野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