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人間】象池夜月及猴群 文/劉潔 |2019.05.02 語音朗讀 19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峨眉洗象池。圖/劉潔 峨眉洗象池在明代僅為一亭,稱初喜亭,後改建為庵,名初喜庵。清康熙建寺,乾隆初年月正和尚擴建,因寺前有一小池,傳說普賢菩薩騎象登山時,曾在池中汲水洗象,故改名洗象池,又稱天花禪院。圖/劉潔峨眉洗象池在明代僅為一亭,稱初喜亭,後改建為庵,名初喜庵。清康熙建寺,乾隆初年月正和尚擴建,因寺前有一小池,傳說普賢菩薩騎象登山時,曾在池中汲水洗象,故改名洗象池,又稱天花禪院。圖/劉潔 文/劉潔 峨眉洗象池在明代僅為一亭,稱初喜亭,後改建為庵,名初喜庵。清康熙建寺,乾隆初年月正和尚擴建,因寺前有一小池,傳說普賢菩薩騎象登山時,曾在池中汲水洗象,故改名洗象池,又稱天花禪院。峨眉山作為普賢菩薩道場,到處都可以看到白象的蹤影,六牙白象沉穩莊嚴,神色中透出的溫和,彰顯著佛法調服的偉力。 洗象池海拔二○七○公尺,四周白雲縹緲、古木參天,若清秋朗月高照,萬籟俱寂清光無限,仰望星際,飄飄欲仙。洗象池建築規模較大,面積達三千六百平方公尺,屋頂為錫瓦、鉛皮覆蓋。殿內祀觀音、地藏、大勢至,衣紋飄逸,體態端莊。 第一殿為彌勒殿,殿內供奉彌勒佛像高兩公尺,殿後為金身護法韋馱菩薩像,殿兩旁為客堂,曾有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贈送的楠木椅十二把,椅背上題字「提倡佛教,改善人心,精誠團結,實現和平」。第二殿是大雄寶殿,殿額是遍能大和尚所書,殿內供奉普賢菩薩騎象金身,兩旁為脫紗十八羅漢;殿後供奉西方三聖,金身站立蓮台之上。第三殿為觀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兩壁懸掛二十幅觀世音菩薩像。 入夜,皓月當空,殿宇寓於一片冷杉林中,月光映入池中,水天一色,景色幽美,「象池夜月」即是這裡的著名景色。每當雲收霧斂,碧空萬里月朗中天,萬籟俱寂,宛若置身霄漢。唐詩人李白有〈峨眉山月歌〉詠讚峨眉月。「象池夜月」素稱「峨眉十景」之一。 這一帶也是猴群棲居處,常沿路邊甚至入寺向遊人索食,野趣無窮;寺院中猴群出沒,有些調皮的猴子甚至跑到佛堂中去偷吃供果。洗象池的法師們慈悲,每次看到頑猴偷吃供果,都是揮袖驅趕,等它們跑到場院時還要準備玉米、水果等,讓它們吃飽之後再離開。這讓猴群常結隊出沒,伸手向遊人乞食,見人不驚,與人同樂,這已成為峨眉山中獨具特色的景觀。 高山之巔,憑欄觀天,沐浴月華,聽渺渺禪音,只見三五頑猴忽舉頭望望皎皎空中孤月輪,又引臂聊戲池中月,波動影凌亂,飜疑月破碎,是何等生動的野趣。 前一篇文章 【被遺忘的歷史】大宋將門之種家將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法語】日日觀音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文壇佳話】芥子園裡翁婿情【大江南北】峨眉猴居士人間食情 峨眉苦筍 讓人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