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上,物品的管理或事情的管理都比較容易,因為物品既不會表達意見,也不會和我們對立抗爭,怎麼安排,它就如何發揮功用;事情的處理,也有一定的原則,如果能將事情的輕重緩急拿捏妥當,把事情的好壞得失權衡清楚,管理起來也不覺為難。
世間上,物品的管理或事情的管理都比較容易,因為物品既不會表達意見,也不會和我們對立抗爭,怎麼安排,它就如何發揮功用;事情的處理,也有一定的原則,如果能將事情的輕重緩急拿捏妥當,把事情的好壞得失權衡清楚,管理起來也不覺為難。
管理學中最難管理的是「人」,因為人性是自私的,人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意見,尤其面對不同的思想、習慣、看法、學歷、資歷,不同的地域、籍貫、年齡……,在這麼多的差異之中,要將他們統攝管理,是非常困難的。
如何把人管好?我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什麼是佛法?慈悲、智慧、權巧方便、六度、四攝等等,都是人事管理時,可以運用的妙法。另外,要把管理學好,自己必須具備「以眾為我」的菩薩精神,例如要能為人著想,能給人利益,肯幫助別人,讓每個人「皆大歡喜」,就是管理學的最高境界。除此,在人事管理上,最好不要用否定的態度,不要一味的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過份講究規矩,往往難於管理和成事。所謂「訂法要嚴,執法要寬」,真正擅長管理的人不強迫要求,卻在「無為而治」中,讓屬下「心甘情願」的奉行,也從寬容、尊重裡,得到進步成長和發揮的空間。
身為現代領導人、管理者,應該具備幾個條件:
.笑在臉上,讚在口上,
怪在心裡,氣在肚裡。
.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功歸大眾,過自承擔。
.不計得失,不可畏縮,
不能頹喪,不會頑執。
.顧全大局,倡導人和,
上下交流,意見一致。
.發心服務,遵守諾言,
居安思危,知己知彼。
.注意調和,照顧大眾,
善用機會,把握人生。
.處事幽默,聆聽報告,
細心研究,雙手合十。
我們在管理別人之前,先要管好自己,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口說不如身行」,不言而教,即是最好的管理。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冊 〈佛教對「應用管理」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