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莊淇銘(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
執筆人:莊淇銘(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
在《第五波》中提出民主1.0-5.0,台灣社會從國民黨一黨獨大的獨裁時期,台灣人民只有地方縣市長可以選舉的民主1.0。而後,經由台灣人民為民主的奮鬥與犧牲,國會全面改選到總統直選,台灣民主進入民主4.0。
由於長期投入民主改革,期待台灣從民主4.0蛻變到民主5.0。民主5.0的意涵就是有民主的制度,更要有民主的內涵。民主的制度就是選舉,民主的內涵就是選前的「承諾」,選後要「兌現」。如果選前對人民的「承諾」,選後不「兌現」,那人民投下的票就是被「欺騙」。那就是選舉時人民當一天的主人,選後,當選的政治人物成為主人,當主人大權在握,我行我素,甚至倒行逆施時,人民就變成魚肉了。
在追求民主的過程中,筆者被警察抬過多次,也被起訴過,深深感覺掌權者,可以動用的行政權相當的巨大。是以,如果政府濫權,沒有制衡機制,人民將成為魚肉。也因此,長期持續關注,執政者掌權後,是把人民當「頭家」,還是當「魚肉」?是為人民謀福利還是為自己及政黨謀福利?是信守承諾還是違背承諾?要注意,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準此,關注及防止掌權者腐化,是現代公民應盡的一分責任。台灣從獨裁進步到今天的民主,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或稱「知識社群」扮演防腐劑的重要功能。
馬英九擔任總統期間,知識社群對其嚴厲監督,要求謹守憲政分際,並對其施政作為多所批判。筆者對馬政府的施政也曾嚴厲批判,如貿然油電雙漲及十二年國教等。準此,在看到蔡政府跨越憲政紅線、政策反覆前後不一及施政品質不良等情事,對知識社群的反應甚為不解。比如,蔡總統選前要人民多向政府抗議,選後要人民少抗議;選前反核,選後欲開放核食;選前總統不兼黨主席,以免黨政不分,選後,要總統兼黨主席。再看,總統指示調查局研擬「國家保防工作法」草案。世新大學王健壯教授呼籲要在蔡英文總統脖子上掛鈴鐺,讓她施政知所警惕。然而,制定保防法卻是要在人民脖子上掛鈴鐺。其次,將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退休將領與卸任政務官,如行徑「影響國家尊嚴」,將懲處五十萬到三百萬不等,最嚴重可取消終身退休俸,而且將訂定回溯條款。試問,何謂「影響國家尊嚴」?請問,蔡總統曾說過,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還有,大法官不認同中華民國算不算「影響國家尊嚴」?
另外,蔡總統擔任司改國是會議召集人,這又違背五權憲法的憲政秩序。總統即便在任內,若有特殊狀況,是要接受司法單位調查的。尼克森水門案是較遠的例子,南韓總統朴槿惠被調查而下台是剛發生的例子。美國總統川普再狂妄,也絕不敢擔任改革美國司法的召集人。
王健壯教授指出,蔡政府中有不少成員是諤諤之士,在馬英九執政時,以防腐劑的角色,要求馬前總統要謹守憲政分際,當有跨越憲政紅線時,立刻嚴厲批判。現在,蔡總統比馬前總統時期,跨越更大的紅線,這些防腐劑不見了,有些不但不防腐,有的變成化妝粉。蔡政府身邊的人變了是為了五斗米折腰,失去原則,尚可理解。然而,批判馬英九八年的知識社群呢?知識社群社會的防腐劑,知識社群噤聲,丟掉了自己的風骨,也讓台灣失去了是非,這將嚴重傷害民主,讓台灣開民主倒車。歷史,一定會將「防腐劑變化妝粉」這些人記上一筆。
台灣在開民主倒車—當防腐劑變成化妝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