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代作家村上春樹,近日在他發行的新書《騎士團長殺人事件》中明確表明,日本軍隊在南京實施大屠殺,四十萬人遇害。在日本引起軒然大波,有人誹謗村上春樹在新書中謊話連篇。有人諷刺他是為了拿諾貝爾文學獎,在書中寫了「不應該」的內容。更甚者辱罵他是「反日的混蛋」。
直面歷史是勇於承擔的表現,南京大屠殺更是不爭的事實,為何在大量確鑿的歷史證據面前,還有人妄想翻盤呢?尊重歷史、傳播真實正面的是作家應盡的職責,怎麼會是「不應該」?如果說,村上春樹的初衷是為了拿諾貝爾文學獎,那麼僅僅直面歷史就能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話,此獎豈不輕薄!
村上春樹的父親是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軍,晚年日日都在佛前燒香祈禱,這樣的場景令村上春樹難以忘懷。為何村上春樹會有如此魄力之舉,應該也受此影響。
日本不乏有正義有良知的作家,例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也曾造訪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並稱要親眼觀看這座展示日軍罪行的紀念館。
日本之所以能將作家印在錢幣上,說明作家在日本的地位與重要性。正是因為文字的傳播,不拘時間所限,有良知敢承擔的作家是偉大的。
歷史的真相不容扭曲,更不可能用任何形式掩蓋。村上春樹敢於直面歷史,真實的傳播歷史真相,值得尊敬。惟有敢於承擔面對,才能夠進步發展。村上春樹正義明志之舉,正是愛國的表現。
朱同慶(大陸/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