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生養孩子時,大概都會期盼兒女將來長大能成就大事,或是做大官、成為大人物,然而多數的小孩成長後,能成為大官、大人物或做大事的,真的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小人物,日日為生活奔波,為五斗米折腰,所謂的快樂幸福不過是尋找一些小確幸,人生就在小是小非、小善小惡與一點點快樂中度過。
做為一般百姓,一生中都在完成小事,人生大事不過是結婚、生小孩、購屋、換工作,幾十年來就那麼幾件扳手指可數的「大事」,其餘的都是小事一樁樁一件件鋪排的人生。且人人以為,做不了大事,小事應該得心順手,面面俱到,可事實上,大事可行,小事難為。大事眾志成城,靠時機、靠機遇,時勢造英雄;小事不顯眼、沒成就,好壞沒太大差別,也就乏力難為。
人生處處都是繁瑣小事,時時刻刻無所不在,諸如打掃、允諾、吃喝拉撒,看似都是舉手之勞,今日不做明日會再來,做不做都可以,做好頭頂並無光環,不做人生也不見得有污點,也因此,這些小事都要做且要做好,真的很難。
每天打掃就無須來個「人仰馬翻」的大掃除、早點出門就不會遲到、少吃多運動就不會發胖……有太多類似的小事被我們忽略了,我們安慰自己是「不拘小節」,或是「沒關係,下次再做,小事一件能怎樣?」有些小事因此積累成了麻煩的事;而有些小事堅持去做,數量及時間累計下來,就可以成為大事,如節能減碳、捐款助人……聚沙成塔、滴水穿石。
從前的教育都告訴我們要做大事,年輕時以為只要有心沒有做不到的事,好高騖遠瞎碰亂撞,也沒撞出什麼名堂;反而年歲漸長,愈發覺得日常小事之難為。常叮嚀自己出門要帶環保袋減少塑料的使用,但就有忘記的時候;怠惰貪逸延遲交稿,耽誤別人的時間;一通關懷的電話,晚了幾天就失去了該有的效用;出門前沒有再確認,到了目的地不是記錯日期就是忘了該帶的東西……除了生活中常因疏忽或不經心,造成一些小麻煩或缺憾,社會新聞最多的也是「小事釀成大事」,火災、車禍、詐騙歛財,這些事件原本都可以避免的,只要舉手之勞的小事便能夠做到。
到國外旅遊時,最喜歡深入了解當地人的生活,從而發覺,不管再怎麼相異的文化,說穿了不過是一些從小養成的小事。我們羨慕歐洲、澳洲、紐西蘭良好的生活環境,卻忽略了他們是因為做好了很多小事,才會有好的生活品質。
一個人的細致,端看他的日常小細節;而一個社會的素質,得看這裡的人都做到了哪些小事。
從小母親就說我粗心,粗心的人當然成就不了大事,也做不好小事。人到中年,才慢慢學會心細,也才體會到,最穩實的生活是建構在許許多多的小事上:吃飯穿衣、灑掃散步、一通溫暖的電話、一個善意的舉動、一個不必要的浪費……每天要做的事太多了,都是一些小事,一些必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