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八十多歲阿嬤,覺得眼睛好像「針在扎」,且只要沒睡好就發作,不停流眼淚。原本以為點點眼藥水、配個老花眼鏡就可解決,不料事隔數月,視線愈來愈模糊。經眼科醫師確診為青光眼,立即為她進行手術,成功挽救阿嬤險些失明的危機。
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任徐維成表示,經檢查發現,有一些非典型青光眼的症狀,源自於阿嬤的高眼壓(達三十毫米汞柱),且視神經已嚴重受損,視野只剩下中間區域勉強看得到,確診為青光眼,再不治療恐有失明之虞。
徐維成指出,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的原因,僅次白內障;健保資料庫統計更顯示,二○一五年青光眼患者約三十四萬人,相較於過去十年間,平均增加六成。
青光眼雖好發於中老年人,但近年來年輕患者人數有增加的趨勢,青光眼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眼壓過高」是造成青光眼的主要原因,一旦房水無法順利排出,就導致眼壓上升,若持續惡化,將壓迫視神經,導致視神經萎縮,形成青光眼。
徐維成指出,青光眼依病程發展速度,分為「急性青光眼」及「慢性青光眼」兩大類,急性青光眼的病人有頭痛、嘔吐、視力模糊、看燈光有彩虹樣等不舒服症狀,通常會立即就醫;但慢性青光眼多數無自覺症狀,等到視力明顯降低而就醫時,多半已進展到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