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研究人員日前表示,利用奈米技術,新的器官解凍技術再進步,將提升移植用途器官捐贈的保存數量,有望降低因而導致的數千起死亡,但距離冷凍整個人日後再來還魂還有一段距離。
法新社報導,以深度凍結器官和組織的冷凍保存(cryopreservation)的技術自一九八○年代就存在,不過加熱解凍時要如何不「燒煮」或破壞組織已證明為更大難題。大多捐贈器官在冰塊冷藏情況下只能保持約四小時。
《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刊出的報導說,如今,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研究人員發現一個方法來解凍動物心瓣和血管。
將覆蓋二氧化矽的氧化鐵奈米粒子,完整散布至防凍溶劑之中,「氧化鐵奈米粒子就如同組織四周的小小加熱器,利用非侵入性電磁波均勻加熱組織,比過去方法要快上十到一百倍。」明尼蘇達大學擁有這項技術的兩項專利。
加熱後進行的測試顯示,組織完好無傷,防凍溶劑也輕易清洗乾淨。研究下一步是嘗試將技術應用在鼠、兔器官上,最終用在人體器官。這項進步或許讓人夢想有朝一日能冷凍整個人。不過明尼蘇達大學機械工程教授比秀夫(John Bischof)表示,就算有可能,我們離那一天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