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台中文學館走踏

文/張廷鋐 |2017.02.20
6872觀看次
字級
文學館外的詩文牆。
櫻花樹前的日式建築。

某日清晨,艱難地從前一夜的麻醉中清醒,猛然抬頭一望已然巳時末(近早上十一點),遂簡單盥洗,外出探險。

走進人聲鼎沸的台中市第五市場,被門庭若市的麵線攤吸引,食畢而瞥見眼前的日式建築群,建築群被氣根滿布的老榕樹環抱,後方斗大的石雕刻著「台中文學館」。

台中市西區樂群街上的台中文學館,前身為日治時期的警察宿舍。

創建於日治時期昭和七年(一九三二)的樂群街警察廳舍,有車寄、玄關、次間……設施,文獻指出此建築群乃根據日本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所建設的高等官舍,光復後轉作台中市警察局的警官宿舍,官舍周圍被老樹的氣根環抱。行政院林務局自然保育網登錄資料指出:此棵老樹為台中市列管第四號的老榕樹,樹高超過十八公尺;據地方耆老推估,此樹至少有百年歷史。

在老建築整建前,時常可見台中市退休警官與三五好友,在夏日的午後坐在宿舍前的樹蔭下乘涼;但隨著二次大戰戰火的蔓延、國民政府的接收、台中市區的街區改正,饒富美感的日式建築逐漸淹沒在荒煙蔓草中。樂群街上的日式建築曾經被無情的大火肆虐,差點化為灰燼,也差點被完全拆除;在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優美的木造建築被市府公告為台中市歷史建築,更將建築物的每一個構件編號,逐一檢視毀損情形,進行整建工作。

文風鼎盛的台中市曾經是古典詩人聚集的場域,林朝崧、賴紹堯等雅士文人於櫟社聚會所,高聲吟誦詩歌的場景彷彿還依稀可見,只是仍未見有相關的文學展館;幸而,台中市政府乃將原來作為宿舍使用的樂群街日式建築,轉作饒富文化意涵的台中文學館。

筆者於某月二十五日遊文學館,在雨後的清新空氣中享受難得的靜謐:在這裡,可以一邊讀著作家趙天儀的詩歌,一邊欣賞著文學館外的裝置藝術;在這裡,可以一邊徜徉在綠地與藍天的場域,一邊喝著第五市場太空紅茶冰稍解悶熱;在這裡,可以一邊欣賞著場館內的展覽,一邊享受著檜木建築散發的芬芳;在這裡,彷彿是第五市場內的世外桃源,可以忘卻人世間的嘈雜;在這裡,可以看見台灣歷史建築再利用的濫觴,只是如此饒富文化的場域卻未能像虎尾雲林故事館或合同廳舍,吸引更多的文創商店進駐與遊客的目光實屬可惜。

或許台中市政府,能與更多的文化團體合作,在此地舉辦展演活動;或許可以結合地方文創團體舉辦一個屬於在地的小旅行,創造一個富含深度的輕旅行;希望大家的努力下,能吸引更多旅人的目光,創造屬於一個專屬於台中的文學新天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