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歐陽修主編《唐書》,最後定稿的時候,他只負責紀、志部分,而列傳部分則由宋祁編修。但朝廷認為一部書出自兩個人的手筆,體例不能統一,便委託名氣更大、職位更高的歐陽修詳審列傳,使風格一致,也就是打算把宋祁排除出去。
歐陽修雖然受命,但心裡卻非常矛盾,在家裡感嘆地說:「宋公是我的前輩,人品學問均無可挑剔,我怎麼能昧著良心獨吞他的成果呢?再說人與人的想法多有不同,又怎麼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調整內容呢?」於是他一點兒也沒有修改列傳的內容。
書編成後,呈獻給皇上,御史中丞對歐陽修說:「按照慣例,編書署名只署官位最高者,您的官位最高,因此應署您的名字。」歐陽修立即說:「宋公在列傳上用功很深,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我怎麼能掩蓋並搶奪他的功勞呢?說實話,列傳的內容我是一字未改。」於是經皇上同意,紀、志部分署歐陽修的名字,列傳部分署宋祁的名字。
宋祁聽說後,高興地說:「自古以來,文人互不謙讓,多喜相互傾軋,如今這事可真是聞所未聞啊!」
在名利面前,很少人能做到波瀾不驚、淡定如常,但歐陽修卻做到了,不貪功、不昧心,坦坦蕩蕩。可見作為一代大家,歐陽修不但文品好,人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