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手札 優秀背後的故事

文/陳安儀(親職專欄作家) |2017.01.22
2154觀看次
字級
書名︰《優秀不是靠運氣》 作者︰于巾幗、蕭峰 出版社︰天下文化

文/陳安儀(親職專欄作家)
「優秀不是靠運氣」,這句話在我閱讀本書時,數度浮上我的心頭。真的,一個人的聰明才智、EQ、IQ或許跟遺傳、基因有關,但是要成為人生的勝利組、在各方面表現優異、擁有幸福美好的人生,卻絕對無法光憑「運氣」。

《優秀不是靠運氣》作者于巾幗女士來自台灣,現居加拿大。巾幗夫妻本身的學經歷就非常優秀,但最讓我佩服的是,同樣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同樣教養一對姐弟,但是她花在兒女的教育心神、陪伴時間上,恐怕是我的數十倍之多。看到書中她陪伴兒女習琴、準備參加全國拼字大賽的過程,真的是自嘆弗如!要有這樣的耐心、毅力,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真的可以說是到了「神人級母親」的境界!

汲取中西方教養優點

雖然不是所有的母親,都能花費這麼多的時間精力在孩子身上,我仍然覺得作者于巾幗的很多想法與作法,值得參考,也讓我從中得許多啟發。

首先,你可以發現,巾幗夫婦熟讀許多教育心理、教育理論,並非一味聽信某些觀點,而是汲取了中西方教養優點,去其弊而用其利。

比方說,巾幗認同亞洲的「強勢教育」效果,但是對於華人虎爸、虎媽從小逼到大的作法,直言並不贊同。她認為,強勢教育只在小學階段有效,在其他階段,很容易引起孩子反彈、親子衝突。

因此,她在孩子的小學時期,要求嚴格,養成他們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給予孩子「追求完美」的壓力。等他們長大之後,才能在「良好習慣」之下,理性溝通。

她也提到,放任孩子過低的自我要求,並非上策。這一點我確實有所感受。最近我在教學第一線上常常發現,未曾受過父母要求的孩子,表現出的往往是「自卑感」。

我後來才領略,原來父母的「不敢要求」所反映出的,是「對孩子沒有信心」。如果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能力沒有信心,當然也會對自己沒有信心。

喪失管教孩子的權威

此外,巾幗很多想法與我不謀而合。舉例來說,她的孩子學才藝、學音樂,最後她下了一個結論「冷門就是熱門」。這也是我為何沒讓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而是先學弦樂、後轉學管樂(法國號)的原因。在未來的社會,愈多人會的東西,愈不值錢,競爭愈強也愈難出頭,這在我們要花下時間與金錢成本時,絕對是一個重要的考量。

還有,關於電動與三C,巾幗一語道出電動遊戲對於孩子的吸引力,因此她非常仔細的選擇適合孩子的遊戲,讓他們能夠「寓教於樂」,不把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電動玩具上。

關於父母的「權威」,這本書也做了很好的詮釋。巾幗說,父母應該要在孩子三歲以前,就取得「教養的權威」,這一點也是我所認同的。「權威」不等同於「威權」,現代很多父母誤以為要和孩子做朋友,凡事「尊重」他們,卻搞不清楚「尊重」及「放任」的界線,以至於最後喪失管教孩子的「權威」,在青少年時期誤入歧途時,完全無能為力,令人慨嘆。

在本書的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母親細心觀察兩個孩子的個性及天賦,結合東方刻苦勤勉及西方獨立自主精神的優點,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對於不同個性的姐弟,巾幗使用了不同的方式,讓孩子能夠發揮所長;最終孩子決定先暫時停止哈佛學業、創業為先,也能完全尊重他們的選擇,顯見親子之間的溝通無礙。

孩子由家庭吸取了充足的養分,最終展翅飛翔,各自擁有一片天空。蕭家姐弟的成功,令人欣羨,但是作者在孩子背後的付出與教養方法,更是令人敬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