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學的營養午餐,必須使用「四章一Q」在地國產認證食材,符合有機認證、安全標章及生產是安全可追溯。
政府掛保證把關食材,讓家長和師生,對午餐安全更加信任,還能振興國內農業;團膳業者能省下大筆檢驗費用,立意良好。
但若要使用標章蔬果,成本提高,營養午餐勢必上漲,誰來吸收?南部種的菜,都往北部輸送,北部國中小學全部食材要符合標章規格,沒什麼難處,但愈往南部或是偏鄉,怎麼取得足夠的標章食材?政府要說清楚將如何因應。
全國改用具有「四章一Q」的國產蔬果,種類和數量勢必受限,學童很可能短期內吃到重複的菜色,也排擠到其他愛吃的。
食安風暴,讓消費者連有機標章都不是那麼信賴。農政單位責無旁貸,應加強抽查食材的安全檢驗及源頭管理,落實查核,並對「魚目混珠」的不良廠商依法追究,嚴懲重罰,才能落實「四章一Q」的良法美意。
小楊(桃園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