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振忠(資深媒體人)
剛結束跨年,不少人還沉浸在過年的氣氛當中。今年我也去看煙火湊熱鬧,當司儀開始倒數「十、九、八、七、六……」時,身旁的人不約而同拿起手機開始錄影,全程透過七吋不到的螢幕看完這場一○一煙火秀。
這其實是件很妙的事。三年前有機會到黑龍江齊齊哈爾扎龍溼地保護區參訪,這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溼地,保護得非常完整、美麗,其中最吸引觀光客和生態學家的是,這裡也是中國大陸丹頂鶴的家鄉,所以齊齊哈爾也有「中國鶴城」之稱。
扎龍溼地每天下午固定會有一場丹頂鶴的「放封秀」,百隻丹頂鶴一起放飛,在天空優雅的盤旋一周,再緩緩降落溼地覓食,場面極為壯麗。
有趣的是,當導覽員預告群鶴即將放飛時,遊客紛紛舉起手機、相機、甚至是大到十吋足以擋住後方遊客視線的平板電腦,準備錄影。然後,全程就透過這方螢幕「欣賞」眼前這場壯闊的表演。飛在天上的丹頂鶴看到人們這個畫面,大概也會笑出來。
當然,還有大家已經都見怪不怪的飯前先拍照的習慣。當服務生或廚師上菜,用餐者第一個動作就是叫大家不許動,等他先拿手機拍了食物照片、上傳臉書打卡,等到一堆朋友按讚後,才開始動筷子,可能菜都已經涼了。
也因為台灣用餐者這個習慣愈來愈誇張,已經開始有些日本料理師傅或西式餐館,要求他們的顧客不准拍照,專心用餐,這也是對廚師的一種禮貌與尊重。
生活離不開手機,是全世界的現象,但台灣尤烈。根據Millward Brown調查二○一四年各國手機上網行為,台灣人每天平均一百九十七分鐘,居世界第一,整個國人都進入了「滑世代」,以上行為,也就不必感到意外。
用手機看世界,幾乎成了我們的日常。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韓非子寫道,鄭國有個人要到市場買鞋,先在家量了腳的尺寸,到了市場買鞋時,才發現忘了帶他量好的尺寸,等他趕回家拿了再到市場時,市場已經收市了。鄰人問他怎不當場用自己的腳試穿?鄭人答說:「寧信度,無自信也。」也就是寧可相信他的度量,卻不相信自己的腳。
手機和網路真的改變了我們觀看世界和風景的習慣,手機雖然方便儲存影像、留下回憶,可是再大的螢幕,永遠也比不上用自己的雙眼欣賞眼前壯麗的風景。
透過小小螢幕觀看到的可能是永久的紀錄,可是失去的,卻是當下臨場最震撼、最美味的感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