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朝聖 |2017.01.09 語音朗讀 38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隋、唐時期是中國石刻造像藝術最燦爛輝煌的時代,以洛陽龍門石窟為代表。圖為石窟景區的奉先寺石刻造像群。圖/新華社 洛陽龍門石窟景區奉先寺內力士腳踩的小鬼雕像。圖/新華社 洛陽龍門石窟景區奉先寺內力士腳踩的小鬼雕像。圖/新華社 洛陽龍門石窟的洞窟內壁上,布滿大大小小的佛龕和石刻造像。圖/新華社 入夜時分,遊客在洛陽龍門石窟景區奉先寺觀賞石窟夜景。 圖/新華社洛陽龍門石窟的石刻造像,布局嚴謹,刀法純熟,佛像面容貼切近人,達到前所未有的成熟與完美。 圖為洛陽龍門石窟景區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頭像。 圖/新華社洛陽龍門石窟景區一座洞窟外的力士雕像。 圖/新華社 佛教石刻造像, 是一種以佛教文化為特色、 以巨型石窟為載體的石刻藝術景觀。 中國的佛教石刻造像, 是佛教在中國廣泛傳播後的必然產物, 同時也深刻著時代社會的烙印, 其輝煌的藝術成就世界矚目。 洛陽龍門石窟 燦爛輝煌 佛教石刻造像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反映了佛教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及漢化過程,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中國現存的佛教石刻造像,多為魏晉、隋唐時期作品,內容均取材於佛教人物或故事。隋、唐時期是中國石刻造像藝術最燦爛輝煌的時代。以洛陽龍門石窟為代表,此時的石刻造像,布局嚴謹,刀法純熟,佛像面容貼切近人,身體圓潤豐腴,達到前所未有的成熟與完美。 位於大陸河南省洛陽市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的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連續大規模營造達四百餘年之久。現存有窟龕二千三百四十五個,石刻造像十萬餘尊。二○○○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前一篇文章 人間佛教 佛教新未來 下一篇文章 佛教靠我 南北傳攜手弘法利生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7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8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9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悲懺法會南華登場 見證百萬人興學成就教育願心媽祖祈福文化節今擲筊求好日 將於9/27熱鬧登場白沙屯媽祖進香3/18出發 今晚放頭旗昭告四方 全台唯一水上遶境 復興宮媽祖石門水庫祈福 土地公迎頭牙誕辰 各地湧入大批信眾祝壽 鹽水武廟文昌祭傳承古風 道長為學子點竅門 作者其他文章天然營養時蔬料理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創意處方箋 滋養心靈活力倍增北韓秀新型驅逐艦艾草可內服外用 有效抗菌淨化空間異國風味素食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