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科學鑑識 解決棉花田血汗勞工問題

編譯/潘楠慕 |2017.01.08
1459觀看次
字級

編譯/潘楠慕

許多人或許不了解,身上所穿服裝使用的棉花是否來自血汗勞工。事實上,一般消費者也不容易找出答案。

研究報告指出,非洲、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塔吉克等十三個國家,都存在棉花田勞工甚至童工遭雇主剝削、凌虐的狀況。許多知名服飾品牌都是這些「血汗棉花」的買家。無論有心或者出於無意,都成了幫兇。

據二○一六年的全球奴役指數,全世界共有四千六百萬人受到奴役,包括許多棉花出口國。許多棉花田的擁有者為節省成本,強迫勞工超時工作,包託雇用童工。烏茲別克政府甚至規定兒童必須採收棉花,否則將對家長罰款。

基於人道及公平交易,國際人權團體與相關組織呼籲當局與消費者停止購買這些使用血汗棉花的產品,藉此施壓廠商,迫使他們不再購買這些壓榨勞工而生產出的產品。一旦失去需求,這些壓迫勞工的雇主自然會改變做法。

然而,要徹底推行這種做法並不容易。一方面,許多廠商基於成本考量,仍可能設法購買成本較低的原料。另一方面,要從成衣追蹤所使用棉花的來源,並不容易。全球共有一百多個棉花生產國,在棉花的生產過程中,每個階段都可能混入不同產地的原料。

相關機構除了持續呼籲各服飾品牌與消費者,希望喚起良心意識,也設法借助科技,想要讓血汗棉花消失。美國紐約的「應用DNA科學」公司(Applied DNA Sciences)已研發一項技術,透過科學鑑識追蹤服裝中使用的棉花DNA,可一路回溯至棉花田。

透過這項技術,可以徹底查明服裝的生產供應鏈,了解完整生產過程中是否涉及奴役勞工等不法情事。藉由這項做法,人權組織可對服飾品牌施加壓力,要求這些廠商停止使用血汗棉花。

應用DNA科學公司執行長海沃德表示:「我們大約十年前開始對棉花產生興趣,當時我們聽聞,許多高檔服飾品牌使用的高品質棉花並非廠商宣稱的那麼高級。」該公司以DNA鑑識技術判別棉花的真偽與來源,進而與美國農業部合作解決血汗棉花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