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每一天都蘊藏著新的可能性,期許自己充分運用心力,紮實地去做;願到了每一年底,回首過去一年,可以理直氣壯,心滿意足的說,自己沒有虛度光陰。過去我們經歷了許多刻骨銘心的變化,有驚奇,有意外。在起承轉合,高低起伏,得失之間,學習到了人生該學的功課。
俗話說:「贏家有計畫,輸家有理由;贏家解決問題,輸家製造問題;贏家在問題中找到答案,輸家認為答案有問題。」如果我們想要做贏家,那麼,在未來,我們要為自己訂定計畫,解決問題、尋找答案。
過去無論台灣或是國際,都發生了很多變化,世界好像翻了好幾圈,舊有的秩序正在裂解,新的遊戲規則還在變動中,未有定論。我們要期許自己不但要跟得上時代的變化,還要有能力創造全新的自我。台灣更要在詭譎多變的新秩序中,找到自身的定位,並由此出發,連結國內的各種平台,為台灣人創造最好的發展契機
不可諱言,如今的青年世代對未來充滿徬徨與不滿,而青年世代的高失業率是非常應該關注的課題。行政院主計總處新近公布的失業率顯示,二十到二十四歲的年輕人失業率最高,近百分之十三;其次是十五到十九歲的百分之十。國發會主委陳添枝坦承,青年失業率有偏高的現象,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蔡總統在去年底與媒體茶敘致詞時說,全力提振台灣的經濟,是二○一七年最重要的任務。而其中,能否為青年創造更多、附加價值更高的就業機會,正是提振經濟的關鍵。
老實說,民眾迄今還沒有看到有效的對策,政府必須更積極的面對這個問題;藉由調整教育和產業政策,一方面縮短學用落差,一方面透過新政府全力推動的「五加二」政策,協助年輕世代創造更好的就業機會。所謂「五加二」產業是指:亞洲矽谷、生技醫療、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及國防航太等五大創新產業,再加上新農業、循環經濟,都是當今的顯學。當然誠如激勵大師布萊恩.崔西(Brian Tracy)的提醒:「你說什麼、希望什麼、期待什麼、想要什麼,都不重要;只有你做了什麼才算數。」人民期望政府不但有「五加二計畫」,也要自己有確實的行動力。
不論過去如何,在未來,我們要從信心出發,不再耽溺於過往的成敗;懷有百折不撓的堅定意志的人,不會沉溺在失敗的痛苦中停滯,而會帶著從失敗中得到的經驗,堅定地往前行。作家雨果說:「每次跌倒,就會立刻站起;每次墜地,就會像皮球一樣跳得更高,這樣的人沒有失敗。」
為了更美好的未來,台灣需要的是合作,是和諧,不是對立,不是怨天尤人。從個人到社會到國家,希望與前景乃事在人為;只要願意踏出新的步伐,總有機會邁向成功、取得勝利。所以,停止抱怨、停止謾罵,讓我們一起腳踏實地,努力為自己也為我們所鍾愛的台灣創造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