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因應教師失業潮

 |2017.01.03
1481觀看次
字級

少子女化海嘯來襲,教育部日前首度公布一○五學年度大學院校註冊統計,共有一百五十一個系所招生掛零。教育部預估,八年內若有六十個大學院校退場,全國將有一萬二千多名大專教師面臨失業危機,如何輔導教師轉業為當務之急。

少子女化海嘯來得快又猛,據教育部統計,全國有一百五十一個系所招生掛零,多數是博碩士班。連知名頂大也擋不住,包括台大、清華、交通等大學有六十四個博碩士班沒人註冊。以台大為例,戲劇、藝術史、人類學、社會學、社會工作、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等博士班招生全掛零。

台大是許多年輕學子最想念的大學,如今也面臨某些科系招不到學生的窘態。一方面凸顯台灣的大學家數過多,早已供過於求;另方面反映社會需求,年輕人為了就業考量,選擇朝向應用的學科,以利未來就業。

虎年出生的嬰兒人數特別少,民國八十七年出生的虎寶寶為二十七點八萬,比平時減少五萬多人,引發一○五虎年大限。下一輪虎年民國九十九年出生的虎寶寶僅十六點七萬,預估將嚴重衝擊一一七年大學註冊率,屆時至少有四成以上的大學面臨關門的命運。

少女子化海嘯之外,全球大規模線上學習(MOOC)的風潮崛起,也衝擊傳統實體大學。這些大規模線上學習課程許多由全球知名大學如哈佛、史丹佛、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名師開課,有些收取低廉費用,有些則完全免費。各國年輕人、退休族都可以上線學習。這些線上課程有些已變成實體大學教師上課的輔助課程內容,結合線上學習與線下討論,翻轉傳統教學形式。由於新形態的教育日益普及,必將加速淘汰那些守著傳統窠臼的大學與教師。

在內外多重因素交互影響下,目前任教於高風險學校的教師們應努力尋求轉型。此刻適逢新南向政策啟動,需要大量華語教師,赴東南亞或南亞投資的企業也需要華語人才,教育部可以鼓勵民間開辦研習班,大量培訓新南向華語教師。

因應新南向政策的推動,若要促進國人對東南亞、南亞的認識與了解,學習語言是第一步。教育部應與各相關部門共同合作,適度把大專院校多餘的教師人力導向新南向,朝海外市場發展,同時強化民間雙邊交流。

但東南亞、南亞各國的風土民情與文化差異頗大。以印度為例,非常歡迎台灣的年輕人赴當地教授華語,但迄今有意願的寥寥無幾,有人則是到了印度水土不服,很快打退堂鼓。顯示在培訓新南向華語教師方面,政府與企業應設法提供更多誘因。

面對少子女化海嘯與大規模線上學習數位浪潮,傳統實體大學危機重重。由於學生來源大減,在優勝劣敗的市場競爭下,招不到學生的學校只好被迫關門,這是擋不住的潮流。教師們必須未雨綢繆,努力尋求轉型,究竟該如何轉換跑道,自己最清楚,不能完全依賴政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