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料理食物 當心滑石粉過敏

陳玲芳 |2016.12.29
2981觀看次
字級
餐飲業者常會配戴的手套,有時未必衛生。圖/陳俊榮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跨年大餐、年節珍饌恐陷「加料」危機!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陳俊榮昨提出警告,餐飲廚房後場必備的「手套」、「抹布」、「紙巾」及「洗手乳」等號稱「衛生四寶」的清潔耗材,若未謹慎選擇,恐潛藏重金屬、螢光劑、塑化劑、細菌等有害風險物質,並可能接觸沾染至食物上,形成「間接添加物」風險。

根據國內最新出爐的「餐飲業者後台清潔衛生大調查」結果顯示,高達六成六的餐飲業者,有使用「拋棄型手套」習慣,超過半數更會配戴手套直接處理食材。陳俊榮指出,市面上手套材質大致可區分為PVC 、PE、乳膠、丁晴(nitrile)等四種材質,若未慎選恐有潛在風險。

以PVC 、PE手套來說,當碰觸溫度達六十至七十度以上食物,便會溶出塑化劑。部分訴求「無粉手套」亦可驗出每雙手套十五至三十毫克不等的粉量,若手套上添加的止滑粉末為滑石粉成分,則可能提高過敏、發炎等呼吸道反應機率。建議餐飲業者挑選無添加粉末的丁晴材質手套,並在選購時認明具HACCP國際認證或ISEGA 歐洲最高認證食品等級的專用手套。

其次,「抹布」是餐飲後台與廚房最常使用的清潔用品。調查顯示,近七成餐飲業者並未特別進行抹布「分區」、「分色」管理。陳俊榮指出,餐飲後台在廚房抹布使用上若未落實分區分色管理,易有交叉感染、食物中毒的風險。近五成業者會單憑主觀的髒汙程度決定是否更換抹布,細菌、黴菌等「肉眼無法察覺的有害物質」易被忽略。

餐飲後台實務上,「紙巾」用途廣泛。陳俊榮提醒,紙巾在擦拭食材、有切痕的砧板或粗糙鍋具時,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會留下碎屑;令人憂心的是,並非所有餐飲後場皆使用廚房專用紙巾。根據調查,超過一半的業者曾經使用衛生紙、擦手紙取代廚房紙巾。

紙巾應使用

原生木漿

陳俊榮說,部分含再生紙成份的紙巾其原料中恐含有重金屬,製作過程亦可能添加螢光劑漂白或多氯聯苯,為避免紙巾中有害成分隨脫屑被誤食下肚,建議餐飲後台應使用百分百原生木漿的紙巾製品,如有需要直接接觸食物,則需選用國際機構認可「可直接接觸」食品等級的廚房專用紙巾。

正確的洗手流程,是餐飲後場確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環,然而洗手乳的保存與清潔狀況,卻常被店家忽略。調查發現,超過六成餐飲店家只會清理容器外部髒污。陳俊榮提醒,洗手乳容器極易成為細菌溫床,若洗手乳未使用完就回填補充,或清潔人員未按標準步驟「每次徹底清空容器後再清洗」,都會導致細菌汙染風險。

陳俊榮指出,針對「間接添加物」問題,美國FDA及歐盟,皆已陸續透過法規進行規範,礙於國內相關法規仍在草擬階段,目前並無正式罰則可循,他呼籲餐飲業者,確實落實清潔管理,避免「間接添加物」疑慮,讓民眾真正食得安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