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名能
前年某個初春的午後,我來到四分之一個世紀前的面前,追悼我逝去的青年歲月,那些匆促而繁忙步伐的迴響,是我的「光陰的故事」。
文與圖/陳名能
前年某個初春的午後,我來到四分之一個世紀前的面前,追悼我逝去的青年歲月,那些匆促而繁忙步伐的迴響,是我的「光陰的故事」。
那時候啊,我在美國西岸經營一家小公司,設計建造了一些房屋,大部分是住宅類,受到造價、法規、市場上很大的限制。這幢小小的商業建築,在規畫設計、動機語彙、以及材質色彩上,都有些任性的發揮,結果差強我意,這裡也曾是我的小事務所的家。
老天爺真賞臉,這天陽光明媚,天空湛藍。我當年種植的造型旋律、空間節奏以及主題變奏,都活了起來,由著陽光和陰影指揮,一起講「光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