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小兔子書坊提供
文/郭士榛
《公主怎麼挖鼻屎?》是「小兔子書坊」兔子媽媽黃淑貞最喜歡推介的童書繪本,「社區媽媽都懷疑這是本不講究衛生的書,但不諱言小朋友都喜歡挖鼻屎,有時會自己吃、有時會弄在別人衣服上等等行為,而這本書卻以童趣畫法,教會小朋友怎麼挖鼻屎。」黃淑貞說,這本繪本是她看後非常喜歡的書,才會介紹給社區媽媽看,讓他們親子共讀時找到閱讀樂趣,她強調「小兔子書坊」就是讓孩子閱讀圖畫書、說故事、聽故事為主的書店。
走進「小兔子書坊」的小朋友開心和朋友說笑,兔子媽媽黃淑貞認為,七歲前的小朋友要動四肢才不會有過動問題,「現在小孩太早接受各種訓練,使他們在壓力下提早醒覺,我認為凡益智、思考問題是在小學後再慢慢給予孩子。」她說,兔子媽媽只要小小孩閱讀圖畫書、聽故事、說故事,讓孩子自主性玩樂,發揮想像力,過快樂童年,不要逼孩子閱讀,否則會扼殺學習的樂趣,在適合的環境裡,閱讀才能自然。
分享親子共讀樂趣
育兒的經驗和對繪本的喜愛,都是黃淑貞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才開始的。黃淑貞原本與丈夫在台北上班,老大託給住在桃園市平鎮區的婆婆照顧,「我就是做個周末媽媽。」她說,生了第二胎後,他們搬回中壢居住,黃淑貞請調桃園分公司工作,經過半年,她仍覺自己兼顧家庭和工作,決定留職停薪專心照顧小孩。
自從當了媽媽,黃淑貞時常在想:什麼東西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平日喜歡閱讀的她,開始常常陪著孩子讀童書繪本,更堅持每晚睡覺前要說故事給孩子聽,也讓他們養成聽完故事就乖乖睡覺的好習慣。《我不知道我是誰》就是黃淑貞買的第一本繪本書,每晚讀給孩子聽,讓她驚奇的是,當時才二歲多的女兒因聽多了故事內容,不識字的她竟然可以絲毫不差說出書中的句字,黃淑貞確定畫面語言帶動小孩,使語言學習就由圖畫中來,她說︰「和聽CD說故事完全不同,透過媽媽說故事,會將情感傳送給孩子。」
因為想分享與孩子共讀的樂趣,也希望認識許多想培養孩子閱讀的媽媽,黃淑貞卻發現住家附近沒有一處專門為孩子開設的繪本書店,喜歡買書的黃淑貞與丈夫討論後,決定自己來試試看。
二○一一年十月「小兔子書坊」就這樣誕生了。書店取名「小兔子書坊」,是黃淑貞的女兒還是嬰兒時,兒子覺得妹妹長得像兔子,小兔子成了女兒的小名,來店的顧客也會以兔子媽媽來稱呼黃淑貞。
只賣看過並喜歡的書
「小兔子書坊」開始經營的第一個月無人問津,黃淑貞思考後改變經營模式,增加了咖啡和飲料,顧客來店點飲料即可免費看書,「但新書不在此例」。黃淑貞對孩子的用心,可由書店的裝潢、布置感受到,書店空間通風透光,進店要換穿拖鞋、適合孩童身高的桌椅,以及孩子能席地而坐的閱讀區。書櫃上擺設許多有著鮮豔色彩外衣的童書繪本,黃淑貞說每本書的封面都像是一幅畫,隔一段時間更換別的童書繪本上去,整間書店感覺煥然一新。
「店裡的書我都會先看過,一定是我喜歡的才進書。」黃淑貞表示,店內書籍以繪本為主,也會配合社區需要,有給家長看的手作書、料理書及療癒書,目前書店藏書近六千本,書籍來源為自家收藏、二手書,以及與經銷商、出版商訂書。黃淑貞笑稱「所有書都先推介給大人,父母喜歡才願意掏錢買給孩子看。」這是黃淑貞的經營策略。
除了兒童看的繪本、童書外,黃淑貞也隨著自己孩子的成長而進不同的書,「兩個孩子都沒讀過幼稚園,反而是在小兔子書坊閱讀不同書籍長大,現都已是小學生,我開始會選些兒童經典文學、台灣原創文學給孩子,當然也都是我看過並喜歡的作家作品。」
為了讓自己可掌握精準選書方向,黃淑貞還特別到台東大學台北在職教育班進修兒童文學,希望在教授專業指導下,選擇最好又適合兒童閱讀的讀物佳惠社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