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網民 現實社會風向標

文/蕭宇帆、林偉、王浩 |2016.12.03
1366觀看次
字級

大陸社會觀察

網路社群的力量有多大?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對外表示,他的勝選與網路社群的支持有關,中國大陸也屢屢發生由網路社群發起,各方不得不重視的案例。截至2015年底,中國大陸網民達6.88億,普及率為50.3%,手機網民數量達7.8億,超過人口半數,這股網路力量正在改變中國大陸的社會樣貌。

網路資訊傳播普及,新型網路商業模式正在誕生,龐大的「網路人口紅利」催生著互聯網經濟的「黃金時代」,如何提高網民的幸福指數,已成為網路運營者的重要課題。

中新社報導,二○一六年是中國大陸「網路直播元年」,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目前內地在線直播平台已超三百家,網路直播用戶規模達到三點二五億,占整體網民的百分之四十五點八。從網路文字書寫、手機社交軟體直接通話,再到網路動態直播,網路人口穩居世界第一的中國大陸,正藉著網路力量改變社會的樣貌。

「從去年起,身邊的朋友都開始談論網路直播:遊戲、唱歌、搞怪、美女主播等,各種各樣。」二十五歲的長沙市民周陽說,快節奏、網路化的生活使得人們下班後大多宅在家裡,網路直播剛好滿足年輕人休閒、社交的一些特點,因此受到喜愛。

網民展現調查能力

網路直播象徵虛擬的網民走向現實社會,與此同時,由網民構建出來的虛擬世界仍不斷展示改變現實的力量。

截至二○一五年底,中國大陸網民數量已經達到六點八八億,普及率為百分之五十點三,手機網民數量更多,達到七點八億,超過全國人口百分之五十六以上。但早在二○一一年新華社報導,這是個「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的時代,網路新聞、評論跟帖、論壇、博客、郵件、微博等網路新媒體迅速發展,輿論資訊隨時隨地互動傳播,規模龐大的中國網民早已不再滿足於從網上獲取資訊,他們已經成為資訊的創造者和傳播者。

那一年的四月二十七日上午,廣州市繁華商業區天河城發生一起有驚無險的大火,成千上萬的網友在論壇和微博上轉發,不少本地媒體都是在微博上獲知這一資訊後趕赴現場。再往前追溯一年,二○一○年的「宜黃拆遷事件」,線索來源也來自網路。當時宜黃縣鳳岡鎮發生一起因拆遷引發的自焚事件,村民鍾如琴、羅志鳳、葉忠誠三人被燒成重傷,葉忠誠最終因傷勢過重而身亡,事件經過網路傳播,該縣縣委與縣政府被質疑處理不當。

事實上,中國網友也曾經發揮出足以令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感到震驚的「調查能力」。二○○七年末的「華南虎事件」就很具有代表性。當年十月中國陝西省鎮坪縣農民周正龍向林業部門報告說,自己拍下了七十多張瀕危物種華南虎的照片。他這麼做是為了獲得政府部門的獎金,省政府也隨即將此事通知媒體。

但看過照片的網民提出了「造假」疑惑,並開始分析照片。動物學家、專業攝影師、植物學家、動物毛皮專家、光學專家等一萬多名專家在網上細緻地剖析了照片,七十多萬記者報導了這一事件。結果人們發現,所有的虎照都是雷同的,而且與老虎相比,樹葉的比例明顯過大。警方介入調查後,被揭穿是用掛曆偽造虎照。既是農民也是獵人的周正龍獲刑二年零六個月,而未經證實便濫發獎金的十三名陝西省公務員也被免職。

當時美國《洛杉磯時報》就報導說︰「中國網民的資訊收集能力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也黯然失色。作為中國人的反腐敗運動,其社會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人們對其侵犯隱私之嫌也頗有微詞。」多數中國人對網民的積極參與報以掌聲,理由是這能提高國民對權力的監督力度,也有利於社會進步。但也有意見認為,「毫無限制的人肉搜索」等於是「多數人的暴政」。

虛擬網民真實力量

總之,看似生活在虛擬世界的網民,在某種程度上已逐漸成為現實社會的「風向標」。星島環球網董事長鄺景廉多年前在廣東惠州舉辦的一個論壇上說得好︰「二十世紀八○年代是報紙、雜誌主導的社會,二十世紀九○年代是電視廣播主導的社會,逐漸地我們將進入網路主導的社會。」

「哪怕僅有十分之一的中國網民在傳播資訊、關注時事,他們也足以在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扮演不可忽視的角色。」已有十多年「網齡」的深圳網友「老亨」曾說:「能夠吸引公眾關注的人,在古希臘是善於在廣場進行演講的雄辯者,在近代是優秀的新聞記者和主持人,而當網路出現之後,那些能嫺熟駕馭網路、擁有良好表達能力的人會成為互聯網社會的先鋒人物。」

表面上看,網路是虛擬的;但從效果上說,網民的力量是真實的。網友「童億」早在二○一一年就說,網民已經成為中國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這個國家的文明進步、繁榮昌盛和公平民主,作出應有的貢獻。

鳳凰網網友「新新生態」也在五年前就表示,回顧中國網民參與時事的認知、態度、情感和行為傾向的表現,他們已經遠離瘋狗時代的喧囂,取而代之的是理性和成熟,「網民在坎坎坷坷中有了屬於自己的力量,許多網民的血管裡流淌的是理性的血液。」

人肉搜索 一把雙刃劍

二○○九年二月十九日,整個中國大陸被一張照片攪了個底朝天。一名二十多歲女子笑容滿面地騎在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某遊樂園內的毛澤東銅像的脖子上,並把手放在銅像的頭部。照片在網路上傳開後,網民紛紛用「腦殘女」和「弄死她」等惡毒語言聲討該女子。

這個事件並沒有在網民的口水中結束,成千上萬的網民對此展開追查,最終查明照片的主人翁是湖南省株州市某家超市員工葉小姐。有些網民甚至直接打恐嚇電話進行威脅。這名女子嚇得不敢走出家門,經過十天痛苦的掙扎,在二月底對外公開道歉。「我錯了,因為這個事,我的家人每天都在給我上政治課。我晚上要吃安眠藥才能睡著,我老做噩夢。本人向偉爺和網友道歉,跪謝。」在聲淚俱下的道歉下,網民的憤怒才稍微平靜下來。

這個事件再次展現中國網民的威力,這種透過網路資訊工具追緝搜索,並公開熱點人物的身分或事件真相稱為「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第一次出現是在二○○六年初。一名女子用高跟鞋踩死貓的「虐貓視頻」在網路上出現,激起中國網民的強烈公憤,便開始搜索這個「虐貓女」身分。很快地,便搜索出了事件發生地點是黑龍江省蘿北縣,視頻中的女性就是離過婚的中年護士。在網民的一片責罵聲中,這名女子最終被醫院開除。

人肉搜索像是一刀的兩刃,四川發生大地震時,中國網友自發組織了志願活動和捐款;網民還曾為一名奧運冠軍找到了失蹤多年的父親。對於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來說,中國大陸的廣大網民也可謂是「社會保護傘」。

網路暴力 最大的隱憂

中國大陸的六億網民猶如阿拉丁神燈中的巨神「吉尼」,來去無蹤,有時大度,有時刻薄。而網路為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過去所沒有的新問題——網路暴力。

暴力是一種激烈而強制性的力量,在人類歷史進程中,始終存在。大眾媒介自發展以後,暴力文化應運而生並得到推廣,對於人們的心理、認知及行為方式產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網路暴力問題是近年來新生的一種網路現象,反映社會的發展狀態和人們的心理素質水準,形成的原因通常都是因為網民的非理性、網路的匿名性和網路傳媒把關人的責任缺失所造成。

像是二○一五年台灣楊又穎身亡事件,究其原因是網路上無止境的抨擊和無緣由的批評擊碎了這個女孩的心,在傾訴無門又不堪受辱時,她選擇放棄生命,留下一張寫滿霸淩委屈的遺書,控訴著外界長期的無端指控和言論壓迫,為自己的年輕生命做最後的吶喊。今年九月十七日,二十八歲的大陸影星喬任梁在家中往生,也是因為網絡上種種不良的評論造成他抑鬱寡歡,最後選擇一條不歸路。

總之,互聯網終究是一個匿名社會,每個人躲在面具之後,自顧自的敲著鍵盤,絲毫不擔心不當言論的後果。這無關乎言論自由,毫無限制的自由並不是自由。面對來自互聯網提供的放肆機會,進行適當的監管還是很有必要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