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刻意展開的跟著日本文豪的味蕾去旅行——東京文學散策 文與圖/易品沁 |2016.12.01 語音朗讀 26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井の頭恩賜公園 圖/易品沁 《文士料理入門》作者狩野俊圖/易品沁 コクテイル書房,檀一雄《檀流クッキング》裡的大正可樂餅與當日親筆書於稿紙的菜單。圖/易品沁 文與圖/易品沁 讀了池波先生歷來所有的飲食散文後,又找來檀一雄的《男子漢的家常菜》……跟隨這些日本文豪們的步履,因此知道了不少隱匿於東京街衢、巷陌之間,甚至有些開業至今已是超過一世紀的「名店」。 在東京,我從來就是不太會去特別記住吃過什麼?哪間餐廳好吃?不過,前一陣子因為讀了池波正太郎的《昔日之味》,實在是池波先生的文字太有魅力了,於是一口氣找來他所有的飲食文學著作。 (ごめん、池波先生是位主要書寫歷史小說、時代小說的小說家,可我對於歷史小說不太感興趣,於是一本也沒讀過,真是不好意思。) 讀了池波先生歷來所有的飲食散文後,又找來《一起吃到老:澤村貞子半世紀料理日記》、幸田文《廚房記》、嵐山光三郎《作家的料理店》、檀一雄的《男子漢的家常菜》…… 還包括找了其他一堆有的沒的,只要和「日本文學」相關文論與雜文,只要書名當中包含「日本小說裡的飲食意象」、「某某小說家的餐桌」……諸如此類的關鍵字,還算言之有物的盡皆收刮,或許已經構得上臻抵「瘋魔」的程度。 跟隨這些日本文豪們的步履,因此知道了不少隱匿於東京街衢、巷陌之間,甚至有些開業至今已是超過一世紀的「名店」。 諸如池波正太郎提及的「淋上厚厚一層醬汁,一刀切下,聽見酥脆的麵衣發出輕微的喀哩一聲,應聲而開」,雖然「無論是高麗菜絲、醬汁還是豬肉,過去和現在都不能同日而語」,卻總能勾起濃濃鄉愁的美味薄片炸豬排,那是位在銀座,開業於明治二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五年)的煉瓦亭。 從前,池波正太郎在淺草採買後,必然在回家的路途上刻意行經ンヂェラス(Angelus),開業自昭和二十一年(西元一九四六年),至今仍充斥濃濃昭和風情,同樣位在淺草的喫茶店。點上一杯梅ダッチコーヒー,也就是加了梅酒的冰滴咖啡;這幾乎是池波的一種儀式,若不這麼做的話,自己當日的購物之旅就無法算是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東京,有各種名目的喫茶,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老式咖啡館,帶有濃厚的昭和懷舊風情。諸如:漫畫喫茶、畫廊喫茶、歌聲喫茶,名曲喫茶與爵士喫茶……堪稱琳瑯滿目。 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裡的渡邊徹搬離學校宿舍後,住在中央線上的吉祥寺;白天時會到街上看兩部電影,之後再到爵士喫茶讀上半天書。同樣是村上的小說《人造衛星情人》裡正在為成為一名專業作家殊死拚搏的小堇: 「她在吉祥寺租了一間宿舍,同最低限度的家具和最大限度的書刊一起度日。上午起床,下午以巡山者的氣勢在井の頭恩賜公園散步。若下雨天氣變冷,便鑽進用大音量播放歐洲古典音樂的老式酒吧,蜷縮在疲軟不堪的沙發上,愁眉鎖眼地邊看書邊聽舒伯特的交響樂或巴哈的大型樂曲。」 熟悉村上作品的讀者讀到此,大概會聯想到年輕時也曾住在中央線上的三鷹與國分寺,並且在國分寺駅附近開了一間Peter Cat爵士酒吧的村上春樹。在他的〈芝士蛋糕形的我的貧窮〉裡描述大學尚未畢業的他與新婚妻子,住在猶如原是一塊圓形,後被切成十二分之一等分芝士蛋糕的「三角形台地」。白天「有兩種鐵路穿過,一邊是國鐵線,一邊是私鐵線」(行經國分寺駅的中央線與西武線),即使到了半夜載客列車停止運轉後,緊接著就輪到運轉至拂曉的載貨列車登場。 兩夫妻經常就這麼談話至一半,就被疾馳而過列車震耳欲聾的鼓譟聲響給淹沒,必須中斷談話。儘管,當時兩夫妻連個冰箱、暖氣、電視等各式電器都沒有。房子牆壁有裂縫,冬夜裡寒風貫穿屋宇實在凍得要命,老早就跟著老婆和一隻貓,三口一家窩在被窩裡,名副其實地「抱在一起」睡。 村上自嘲那是一種足以登上「金氏世界紀錄」的貧窮。 但是「我們正年輕,才新婚,陽光免費。」 這不僅只是村上本人彼時的「年輕藝術家肖像」,也是許多分布於充斥濃烈文化氣息的中央沿線上「文化圈」的青春藝術家肖像。過著勇敢追尋夢想,與實踐自我,其充斥個性化與蓬勃創造力的藝術化生活,至今依舊如此。 經歷著什麼樣的青春,往後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在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與《人造衛星情人》所提到的喫茶店,容易令人聯想到吉祥寺駅附近那兩間,分別開業於昭和四十九年透過音響大聲放送古典音樂,且明令「會話禁止」的名曲喫茶バロック。以及與バロック僅一牆之隔,專門播放爵士樂的メグ爵士喫茶。 對於我來說,以上皆包含在我〈東京文學散策〉專門收納「飲食」的資料匣裡,且打算有機會的話,逐一探訪。其中尤以「喫茶店」的分量所占最豐;顯而易見的,散策一整天是相當耗費體力的一件事。路途中,非常需要暫時地停下來、歇歇腳,喝上一杯香醇好喝的咖啡,將此比喻成旅途中的陽光、空氣和水,亦無不可。 只不過,由於體力和唯恐拖延後面行程之故,若非刻意折繞;我經常是散策走累了,隨意就找間鄰近的咖啡廳打發。 倒是相當意外地,我在コクテイル書房享用了由狩野先生(作家狩野俊)親自烹調,檀一雄《男子漢的家常菜》(《檀流クッキング》)裡的大正可樂餅。 所謂的「大正可樂餅」的主材料是豆渣,加上魚肉搗成魚漿。五円分量的豆渣與魚漿攪拌均勻,加入切成小段的青蔥與曬乾的櫻花蝦,揉成橢圓;裹上由適量麵粉和一個雞蛋攪拌均勻後的沾粘劑,下鍋油炸後上桌前淋上醬汁,可樂餅旁亦附上少許的黃芥末。這就是大正時代,由小攤沿街推車叫賣的庶民料理。 由於季節,與當日可備得的食材緣故,這反映在當日コクテイル書房親筆書於稿紙上的菜色,其個性化墨跡蘊含濃郁的文士風格。 不見得每次都能吃到「文士料理」。寫到此,我才發現這不正如同旅途上充滿各式各樣的「未知」,而備加增添了令人期待著「下一次」的理由! 順道一提,對於我來說,與同樣嗜讀文學的狩野先生之間,初見,即如同故舊,知道彼此是「同一類」人,自然而然地親暱。既是一種「無關乎」男女,更無關乎占有,而是能夠向對方無限敞開內心,無面具的交誼。心知肚明對方有能力理解。那是一種相當美好,而無反作用力的一種姑且稱之為「遠超乎」情感的什麼。 如果可以這麼比喻的話,猶如分處異處的兩株樹,各自卓然成長、茁壯,然其根脈錯綜相連。 而我的〈沒有刻意展開的跟著日本文豪的味蕾去旅行〉,竟意外地在我拍攝狩野先生肖像,重疊上太宰治的臉之後,再次於此交會。 如同我素來珍視世上某種極為接近村上所言「藝術上靈感」的相遇,是如此充滿「宿命論」與「不可知論」這般珍稀且絕對的字眼。♣ 前一篇文章 【藝文訊息】 齊東詩舍歲末講座 下一篇文章 【詩】傘 熱門新聞 01【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2南天健康日 身心靈課程吸引社區民眾2025.11.1003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4巴黎佛光人 重陽敬老長幼同樂2025.11.1005鳳凰撲台 今明北東雨量恐紫爆 2025.11.1006COP30揭幕 關注氣候人權與森林2025.11.1007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常不輕2025.11.1008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悲智雙運2025.11.1009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推人間佛教國際化2025.11.1010巨型蔬果牆 行銷中台灣2025.11.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詩】青春證詞 【斗室有燈】老男冒險記【詩】我在落日將盡的歸途【觀我望己】追日,散策旅程 (下)【閱讀生活】謝謝Benitz市長 (Vielen Dank, Bürgermeister Benitz)【王文靜看世界】一座玻璃山的轉機—破酒瓶的大生意 作者其他文章【攝影故事】心決定眼睛 所能看見的向現實的世界告別,在夢中相見—— 東京文學散策攝影札記 --荒漠裡開出花Let it be青春之書影像故事-- 城市像河,我是悠遊其中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