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佛陀三次法駕斯里蘭卡 文與圖/梁國興 |2018.04.18 語音朗讀 31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西元前六世紀,佛陀在悟道後的第九個月第一次來到了斯里蘭卡中部的馬希延格訥地區,調解部落間的衝突。古代的斯里蘭卡是由數個部落統治的,其中一個是夜叉部落,他們是國王羅婆那和弟弟維比薩納的子民,還有個部落叫那伽,他們都是蘭卡島的史前原住民,這兩個部落之間爆發了衝突。在佛陀的教化之下,夜叉部落和那伽部落最終握手言和。圖①/梁國興蘭卡島上的另一個部落提婆部落,隨同那伽部落的人來到馬希延格訥,希望得到三寶的庇護。佛陀送他們一縷頭髮,供奉在一個金色匣子內,後來建一佛塔供奉,這是馬希延格訥佛塔的開始;四十五年後,亦迎請佛陀鎖骨舍利供奉在塔裡。經過歷朝歷代對佛塔不斷重修擴建,而成現在的規模,如今塔裡也收藏珍貴的佛教文物。圖②/梁國興塔裡也收藏珍貴的佛教文物。圖③/梁國興第二次到該國西北部的龍島,那是佛成道後的第五年。當時龍島上的大腹龍和小腹龍(其實是舅甥二人)正為爭奪一個寶座而發動戰爭;經佛陀訓誨後言歸於好。第三次是在西元前五一九或五二○年,即成道後第八年,佛陀攜五百名弟子到達凱拉尼亞和須摩納山,山頂上至今還留有佛陀左腳足跡。圖④/梁國興須摩納山被殖民政府改稱為「亞當峰」。圖⑤/梁國興一般佛教徒相信,靠近科倫坡的開拉尼亞佛塔,是佛陀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蒞臨蘭卡之後修建,供奉著佛陀坐過的寶座。該佛寺有許多豐富的壁畫。圖⑥/梁國興正因為佛陀三次蒞臨蘭卡島國,得以讓島國這片土地和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的兒子摩哂陀長老。圖⑦/梁國興 文/梁國興 在斯里蘭卡,每年正月的月圓日被當地人稱為「月圓節」,那是佛陀首次駕臨斯里蘭卡的日子。 據斯里蘭卡《大史》所記,佛陀住世時曾三到斯里蘭卡。 西元前六世紀,佛陀在悟道後的第九個月第一次來到了斯里蘭卡中部的馬希延格訥地區,調解部落間的衝突。古代的斯里蘭卡是由數個部落統治的,其中一個是夜叉部落,他們是國王羅婆那和弟弟維比薩納的子民,還有個部落叫那伽,他們都是蘭卡島的史前原住民,這兩個部落之間爆發了衝突。在佛陀的教化之下,夜叉部落和那伽部落最終握手言和(圖①)。 蘭卡島上的另一個部落提婆部落,隨同那伽部落的人來到馬希延格訥,希望得到三寶的庇護。佛陀送他們一縷頭髮,供奉在一個金色匣子內,後來建一佛塔供奉,這是馬希延格訥佛塔的開始;四十五年後,亦迎請佛陀鎖骨舍利供奉在塔裡。經過歷朝歷代對佛塔不斷重修擴建,而成現在的規模(圖②),如今塔裡也收藏珍貴的佛教文物(圖③)。 第二次到該國西北部的龍島,那是佛成道後的第五年。當時龍島上的大腹龍和小腹龍(其實是舅甥二人)正為爭奪一個寶座而發動戰爭;經佛陀訓誨後言歸於好。第三次是在西元前五一九或五二○年,即成道後第八年,佛陀攜五百名弟子到達凱拉尼亞和須摩納山,山頂上至今還留有佛陀左腳足跡(圖④),後來須摩納山被殖民政府改稱為「亞當峰」(圖⑤)。 一般佛教徒相信,靠近科倫坡的開拉尼亞佛塔,是佛陀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蒞臨蘭卡之後修建,供奉著佛陀坐過的寶座。該佛寺有許多豐富的壁畫(圖⑥),介紹佛陀生平與蘭卡佛教歷史。 正因為佛陀三次蒞臨蘭卡島國,得以讓島國這片土地和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的兒子摩哂陀長老(圖⑦)將佛法迎引進斯里蘭卡,菩提種子在這島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經過千年風風雨雨,佛法依然萬古長青。 前一篇文章 【古人行誼】鄭思肖畫蘭 下一篇文章 【王陽明帶你打土匪027】風光落第不風流(上)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4氧2025.09.1205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6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7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8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09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10【寰宇采風】巴黎書攤:從非法流販走向世界遺產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美哉斯土】畢律斯鐘樓傳大愛【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揚州鑑真圖書館‧美術館【書藝心語】相遇【遊藝筆記】蘇東坡的定惠院海棠【香火傳承】三代祖師與德化龍湖寺【寬鼎畫語】飄浮‧海洋 作者其他文章【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越南古佛寺(下)【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越南古佛寺(上)【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曼谷王朝的素泰寺與王孫寺(7-7)【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曼谷王朝的玉佛寺(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