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應慎重

 |2016.11.14
1914觀看次
字級

日本要求台灣開放核災區食品已有一段時間,權責單位定出二階解禁對應方案。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已目前進入作業階段,真正進口只是時間遲早問題而已。我們呼籲政府,核災食品進口直接和民眾食品安全相關,在有充分配套措施之前,不能輕率放行。

據衛福部與農委會在立法院提出的報告,目前的開放有二種做法。對於發生核電廠爐心融毀的福島縣,其產品仍維持管制,不開放進口。但其周邊的茨城、櫪木、群馬、千葉四個也屬於核災區的農漁產品,即則設計採取產地證明、邊境抽樣的方式,開放進口。對於這種方式,不僅藍營立委強烈反對,綠營立委也表示憂心,應該要更慎重。

對於開放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國人仍充滿疑慮,主要可由政策面與實務面二個方向來看。由糧食供應角度來看,台灣現在沒有進口日本農產品的必要性與急迫性。政府提出二階段解禁方案,顯見已將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列入施政考量,成為既定方向。但令人質疑的是,兩國交易,必以互惠為前提。進口有輻射安全疑慮的產品,是何其嚴肅的問題,民進黨過去在野時,對進口日本輻射食品的態度是「開放核災食品,等同蓄意謀殺」。如今卻又一個髮夾彎,打算開放。那麼,台灣從這個交易中,利益何在?

對於台灣亟需的國際空間,從未聞日本有所表態支持;對於台灣漁民的重要漁場沖之島礁,日本政府以幾個消波塊擴建,就變礁為島,大幅限縮我漁民捕魚作業權利,一年損失幾十億漁獲。這些問題,政府不是避而不談,就是視而不見。那麼,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所謂何來。

至於有關食品安全部分,就更令人擔心。雖然衛福部承諾,會以邊境檢查的方式嚴格把關。但所謂邊境檢查,只是抽樣而已,對照於也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的美國,美國是逐櫃開驗,哪個的安全標準更高,不言可喻。何況目前我國海關食品檢驗人員只不到七十人,如何應付勢必愈來愈多的日本食品進口檢查,是高度挑戰。

衛福部亦自知檢驗人力不足的問題,因此對策是由日本方面提出產地證明,這完全是自我放棄、大權旁落的逃避責任態度。未來要進口的,並不是正常產區的食品,而是高度輻汙染地區的高風險食品,進口國不但要親自進行產地檢驗,了解其輻射檢驗與相關防制措施,更應該要求日本提供包裝標識,讓終端消費者一眼即能分辨何者來自核災區。但以上這些把關做法,都未見相關部會提出規畫與承諾,實在太過輕率,置民眾食安於不顧。

核災食品的可怕在於,其放射元素銫、鍶的半衰期長達一百天到三十年,一旦進入人體,容易積存在骨骼中,增加罹患骨癌或白血病風險。台灣歷年發生的食安問題不計其數,在這些發生於國內的食安風險仍未根除前,是否有必要再增加來自國外的核災食安風險,請政府深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